标签:
杂谈 |
今天下午,《无穷动》媒体场,来的主要是记者,30多人。
小北手里拿了份当天的《新京报》,好书一旁看着。突然,好书发出爽朗不羁的笑声,她正看一篇一整版的《无极》影评。
作者:崔卫平。
看罢,想法是,谁说《无极》写不了影评?
这篇崔卫平老师写的关于《无极》的影评文章,是这两天我收集影评来,见过最精彩的一篇。
(点击阅读)
相反,拿自己做反例子。
最早看完《无极》出来的失语感,让我只想骂人,回来就是一通宣泄,结果给yol看到,给劝一旁了,说,以后还要见人的,怎么能这么写。
我心想,只是气话而已,当然写还是要认真写的。
其实,过两天,等yol看完,其实也是气得“无极”了,相信他明白了些我当时的心情。
我要说的是,情绪的直接表达,只是发泄,不是影评,我自己就做了很好的反例。
崔卫平老师的这篇文章,同样可以清晰的看到言辞背后的准确观点,这点自己差太远了。
毫无疑问,自己写影评还需努力。
另外,希望大家讨论的是电影本身,喜欢或不喜欢的是电影,不是我个人。对于我如何对待电影、如何对待写影评,是私人的事,谁要是把重点从电影本身挪到我个人身上,那就偏颇了。
自己不动手写影评的人,没有一丁点资格指摘我写影评的态度。
这是个对电影评论的平台,不是一个对我个人或是对其他普通个人进行评论的平台,这个我们撇清楚才是。
-------------------
下面是可以供批判的反例,感谢崔卫平老师做出了积极正面的反例,彼此对照,我才发现我这气话存在的一点意义,就是供大家对自己的批判吧。
《无极》,无疾而终!!!
雅荻 发表于 2005-12-14
0:41:41
今天我是有点自我感觉很傻逼般的走出人民大会堂。 ---------------------
p.s. 一点常识性的说明,因为自己说胡话,当时打字飞快,其中自然有错漏。《无极》的制作成本,中影应该只是投了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数字真的不大,类似一个普通国产电影吧,我说国家的钱,最多就那么多。 至于后来宣发费用,这个反而是大头,具体中影再摊多少就难讲了。 总之,说,国家的钱啊云云,的确是气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