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听上去,自己觉得像是念《虎!虎!虎!》一样,不过情感不对头,到是《海上钢琴师》里坐船喊“America!”的情绪比较像。
本来说不写电影的东西,结果一动键盘,说的还是电影,可见中毒之深。上月中旬回青岛,虽然尽是匆忙,但还是留下了太多回味。我几次说,从来没有这次这么想急切的回到青岛,七八年了,这种感觉还真是一次有。
整理了一批回青岛的照片,成记忆。
酒店房间窗户望出去,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天去参观经济开发区,坐轮渡到凤凰岛,途中,突然不知何处冒出了一艘潜艇,大家纷纷拍照。
青岛凤凰岛的码头,亚洲最大的,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隅。
学院要在这岛上建一座学院,名字叫什么“创意媒体学院”,圈了地,奠了基,也开始整理土场,设计图完成也走了手续,就差破土动工了。或许,真的过两年,这里变得面目全非。
口号牛气的很,不禁让人多拍两张,希望不仅仅是说空话。
据说这学校的主楼设计师就是设计中央电视台新址的那个国际顶尖设计师,老师给我形容了风格样式,令人惊叹不已。好像海报上的这虚拟图都不算什么了。
拍完,原地不动,转身180度拍下的景色。学校对面不到50米的地方就是一片长达几公里的沙滩海岸。我要是老师,再也不用愁夏天的体育课,大家穿了泳衣去游泳吧。
第三天的参观市容,在小鱼山上俯瞰市容一角。这山是小时小学时候经常来春游的地方,我还记得老师带领我们集体午餐的那个凉亭下,还记得五年前回来拍全景俯瞰的逐格,就在塔的顶层。
青岛很多明信片上的镜头,都是在这座塔的顶层拍摄的。
老说帆船之都什么,怎么我大小从来没在海上见过帆船是什么样,但好歹现在给弄了一只,也不算胡说了。
这是著名的“第一海水浴场”,我总是说我是海里泡大的,就是泡在这里。说泡是因为,青岛人从来不说去海里游泳,因为没人那么说,直说是去“洗海澡”。我说什么海底捞寄居蟹、早晨海里拣到崭新的五块钱、自己游到深海回头看不到岸……太多,太多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当然,还有那最经典的老师那句话:想想,一天三十万人(次),一人一泡尿~~~~~
小鱼山上另一个角度俯瞰市区。
迎宾馆门前的小路。
迎宾馆一角,当时看到鸟,脑子里突然想到的是那次北京去世纪坛看《维姆·文德斯摄影展》,这景象和其中一张出奇的像,或是我自己的记忆模糊了。
迎宾馆。就是当年青岛被德占领时,德总督府的官邸。跟电影相关我所知最近的就是《美人依旧》的一处主要场景拍摄地。
离开迎宾馆,去了太平角,那日看到了极美的晚霞和日落。这海上的一个古老的栈桥旧址俯瞰上去,感觉舒服。
天将黑了,更美的照片留到后面吧。
要的就是这恶搞的风格,抒情够了,也该娱乐一把!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