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是这样》:迈克尔,我唯一的偶像

(2009-10-29 09:22:52)
标签:

杂谈

分类: 院线快评


/关雅荻

在看这部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录片零点首映的现场,有一点让我小小的意外,整个看片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我预期中歌迷的狂热,相反除了几次有节制的掌声外,更多人选择了把影院发送的荧光棒压在身下,安静地、投入地看着大银幕上流行天王生前最后的影像。对我而言,这是一部每分钟都值得认真玩味的电影,不仅是因为我从未如此在大银幕看过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出(哪怕只是简陋的彩排),更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加让我确信,原来他是长这么大真正唯一的偶像。

如果你是跟我一样,从中学开始一直听MJ的歌长大,熟悉到每张专辑的歌曲在磁带的A面还是B面,那《就是这样》里出现的近二十首歌曲,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起手中一支又一支的火柴,点亮,燃烧,熄灭,直到电影结束,这部电影是MJ用生命最后的光亮向全世界歌迷的一场迟来的告别。如果你对MJ了解不多,甚至只是因为他的去世才刚刚知道有这样一个人,那这部电影也同样是了解MJ音乐最好的入门砖,因为虽然片中还是简陋的彩排,但MJ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各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展现在眼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所有人都看到、听到了MJ是如何的热爱音乐,并且是如何在工作中对待他人的。MJ生前无数人把他供为“神”,甚至包括他自己,但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他只是一个天赋异禀、热爱音乐的“人”,他对音乐的爱,如此纯粹,或许这正是我确信他才是我经历的时代里唯一的偶像的原因。

我完全无法从电影技术、技法上来评判这部纪录片,比如画质是否足够清晰,比如纪录片导演手法是否得当等等,这些在我看这部电影之前和之后,我都从未关心和在乎过这些。因为每首歌响起,我自己只会随着默念歌词,心里电光火石般,回放着一张张记忆的幻灯片,我甚至很清晰的想得十几年前初次听到这些歌时的心情。所以,《就是这样》对我是一部如此动人的纪录片,空旷的舞台,并不精美的画面,孤单的身影,反而营造了这部纪录片一股悲凉的气质。

无论MJ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在公众媒体里变成怎样的模样,但我始终认为,要了解MJ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他的歌。俗话所,文如其人。MJ的歌就是他本人最真实的体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认真地读他创作的歌词,如果了解再多一点了解他写歌与当时处境和境遇,都足以了解真实的MJ。但相比作品本身,显然媒体更关心八卦、丑闻,这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残酷写真。还好,有《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能让更多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在MJ作品本上上,但凭这一点,就是这部纪录片导演最成功之处。

银幕上突然响起《镜中的男人》的前奏时,我当时觉得这应该会在电影结束时才用的一首歌呀,结果也的确如此。在悼念MJ去世的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反复听这首仿佛有魔力的歌。很显然,这篇文字我认为跟所谓“影评”没有任何关系,更应该看作是一封迟到的歌迷信,就像只有在MJ离去后,我才明白他其实是我长这么大来唯一的偶像,这是多么的讽刺啊。如果一定要给这部电影评价,我只想说一句:去影院看吧,一遍又一遍。

09-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