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导演很个人的《文雀》

(2008-08-27 12:44: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院线快评
很导演很个人的《文雀》


感觉时光倒流,回到六十年代

非常的作者,非常的不娱乐的电影

看的过程中,影院里哈欠连天,我右边的一对还提前退场了。
我也一直打哈欠,但有可能是大脑供养不足


这种电影没法说好坏,只能说我个人不喜欢

导演自己跟银幕上练书法呢,而且是自己的字体,喜欢就喜欢了,不喜欢也不会怎么样

回到六十年代,是因为这部电影太导演作者风格了,《放逐》和PTU,包括柔道龙虎榜,一样作者风格,但娱乐性在
为什么
因为还有叙事给观众看

《文雀》是彻底放弃了所有叙事的部分,故意不要叙事的,只给结构、结果
剩下的部分呢?
用状态填充

所以《文雀》是部文艺片嘛,六十年代这样的电影,全世界风行

这里说文雀是文艺片,我觉得还是认同的态度,虽然我个人不喜欢。因为人家杜琪峰文艺起来至少还是很到位的,总比国内标榜自己是文艺片导演的不着四六的文艺片高好几个段位。

音乐很玄乎,你要觉得好听就好听了,没什么可争的。
因为全片第一个镜头,我就知道这片我享受不了。
一个大男人听着小曲,敲着腿,还缝着西装外套,关键是表情做意淫状,你行...

这片如果没有记错,至少两年前就开始在市场上卖片花
居然这么久了才出炉,相信导演个人对这个片子还有有个人很多想法的,并不怎么想向商业低头的一部作品。

文雀也可以看作是一张对香港这个城市的纪念用的明信片
电影视觉上也尽可能抽离了这个城市的时间概念

你可以说这个片子里的香港是21世纪的,90年代的,80年代,更早的,都可以...应该是导演故意的
回想,看《去年在马里昂巴》的时候,你会对故事发生的城市环境有时代的概念吗?

最强悍的内地版片尾那句旁白,比《铁三角》片尾那句“我们去自首”强悍多了

“经历这这件事,我们决定重新做人”

总局的领导们,行不行啊,前一句老大还说要继续开工呢,镜头一转就“重新做人”了?
如果旁白能改变一切,我们就把《指环王》重新配音改成一个美国版的《西游记》吧...


-------------


超出电影本体的废话

电影市场上都能有这种片子,也就是杜琪峰,就像《千里走单骑》一样,大导演自我耍一把,都是有机会去市场上捞一把的。

但这种片子势必现在不适宜很多,因为《文雀》这样的电影还是适合相对的小众观众。

所以对于文雀内地的公映,我个人感觉象征意味犹大。

据说内地发行方拿这个片的时候,一番争夺,价钱水涨船高,如果他们都是看了全片再去拿的话,就更说明,奔的是导演牌子,不是影片本身的商业价值。

希望内地投资人能把钱赚回来吧,虽然感觉难度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