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Cine |
电影娱乐业的隐形黑天鹅
文/关雅荻
今年年初美国SHOWEST大会上,詹姆斯·卡梅隆这个“疯子”正在制作的数字3D新片《Avatar》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因为数字技术进入电影的30年里,仿佛人们最近看到了电影行业的一片新的领域――数字3D(立体)电影,这也成了最近以来电影行业最热门的话题,美国各大发行公司你追我赶的宣布了未来几年多部数字3D电影的发行计划。
数字3D电影成为业内的新宠儿,表面上看似乎这一切是顺其自然的,从30年前《星际迷航2》里面那个经计算机计算出的划时代的运动轨迹,到《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到最近的《变形金刚》、《钢铁侠》,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行业的渗透一步步深入,可以说在制作领域,全面数字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如果说前两年用数字硬盘拍摄的一个镜头电影《俄罗斯方舟》还是一种极端尝试的话,那去年的《十二宫》拍摄从头至尾没有动用过一尺胶片,则向人证明了电影制作数字时代的来临。
制作的数字化随之而来的整个电影产业链条的数字化,数字发行、放映成了必然,美国在公布了数字放映技术标准后,最近更是做出决定要在五年内,美国至少一半的银幕都要转成数字化放映,而中国因为起步晚,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优势,所以相信电影产业全面数字化方面,未来几年中国势必将走在世界电影产业数字化的前沿。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对传统内容与新技术、新媒体结合这一点看得足够远,准备得足够充分,比如国内眼下的影院投资热潮,作为投资人又该如何看待现代化多厅影院的发展,影院是否其实也是一种新媒体,甚至“电影院”这个称呼未来都会产生变化,比如“多媒体影音娱乐中心”?这就像我们20年前逛小卖部的时候,谁敢想象现在遍地的巨型SHOPPING MALL?面临从内容到技术和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大胆去想象。
但电影产业的数字化远非产业自身链条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突飞猛进的进步可以说改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它也正在改变着电影娱乐业、媒体业的存在方式。简单说,新媒体进入电影媒体领域,可以说是让传统内容找到了新的渠道,而且这一渠道的变革显然跟从VHS录影带到DVD到蓝光光盘这样的变化又完全不同。因为以电影为龙头的传统娱乐内容,现在找到了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可能,而这种内容与新技术、新媒体的结合,最终产生如何的结果目前看,甚至可以说是有无限可能的。
虽然目前互联网对于影视内容看上去更多时候扮演着盗版帮凶的角色,但任何新技术的产生直到找到其商业模式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比如iTune在音乐下载上的成功,已经让人看到了音乐业未来与互联网技术成功合作的雏形。所以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甚至史蒂夫·乔布斯在年初的产品发布会上也特意公布了一款支持下载高清电影的服务产品,意图复制iTune在音乐领域的成功,其实之前美国电视剧方面,已经有很多电视网跟互联网合作,实现了付费下载,比如最近火热的《Gossip Girl》和《Grey’s Anatomy》等。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现在电影正经历第三次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革命――从胶片到数字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说是电影及其相关娱乐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电影的“数网化”革命,而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技术革命,对电影娱乐产业,乃至整个媒体产业所带来的实质意义和深远影响其实仍远被人低估,因为这场革命最终带来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得清。电影的“数字化、网络化”是一场莫大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只隐形的“黑天鹅”,每个人都看到它,但不一定都真的能“看”到它,如果你不足够重视它,它同样会给你重重一击。
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