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院线快评 |

女生、小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片子,打动我的不是造型可爱的水怪,而是潜藏在影片叙事层面下的那段父子情的线索。
一个小男孩捡回一个蛋,出来一个小怪物,很快长成大怪物,小男孩和水怪一起经历着类似的年少青春面临的种种困境与磨难,在追逐自由和自身使命的道路上,水怪和小男孩义无反顾。
故事主线上可以说是去年叮当猫《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的完全翻版,很多细节都是一样,不知道日本、美国这两拨人怎么想的,不过一个二维动画,一个真人和CG动画结合,两个外在形式上倒是不打架,但传递出的价值观大方向是一致的,一个是个人成长和友谊,一个则完全放在了个人成长层面。
整个故事是儿童视点的,很多故事推进才不管那么多合理性,比如水怪在水池里吃了几条金鱼,第二天醒来就体积增大了10倍,无所谓,反正电影里说传说中就是这样,一夜内长大好多,所以故事就随便讲了。
虽然如此故事不能经推敲,但这却依然是一部充满童心,而且一点都不让人生厌的电影,在我看来《大灌篮》其实也是“一颗滚烫的童心”,只是很多观众会不买账,但《尼斯湖怪》制作方面都不会让人反感,这也体现了华语电影在商业娱乐片方面跟世界水平的差距。
当然,别拿这两部片国内的票房来进行比较和较真儿,这是两码事。
插一句,《大灌篮》其实我虽然对片子没说过什么好话,但它在国内卖钱超过1亿票房,最初看预告片开始到看到全片,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而且坚持认为它会对《长江七号》过2亿票房狠咬一口,两个片子,一进一出,各会超出传统预期3000万票房左右,目前看情况,也基本的确如此,《长江七号》能触到2亿,就算幸运,而《大灌篮》过1亿几乎是板上钉钉,这回其实才是真正的双赢。
说《投名状》和《集结号》双赢才是扯,《投名状》输得牙都找不到了。《大灌篮》内地成功依然不能否认其在香港市场的疲软,《长江七号》虽然内地过2亿可能悬,但依然还是大幅度超过了《功夫》,并且在香港超5000万是没有问题,加上东南亚,在亚洲范围内,绝对可以说不输,但其亚洲以外地区,估计就不乐观了,不可能跟《功夫》相比,但就其制作成本来说,应该依然还是赚钱的。
回头还是说这个《尼斯湖怪》吧,影片重要的人物内心动机是小男孩跟父亲的这条潜在线索,可以说是人物动机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全片真正最动人的一环。因为湖怪的角色设置是完全拟人化的,比如假装雕塑,骗过沙皮狗的段落,完全都是人脑的思维,所以,它可以讨人喜欢,但不能真正打动人,但父子情是着着实实还是足以打动银幕前的观众的。其实,就像《天堂电影院》里托托总有一天会明白“爸爸不会回来了”,至此,小男孩得到成长。湖怪,只是小男孩心灵成长中的一个精神寄托。
这种全片里不可能有“坏人”角色设置的电影,实在是全家欢的首选。就国内市场经验看,这个片子国内会大扫票房,估计少不了3000万以上,依然会继续冲击《长七》票房。相对而言《傲慢与偏见之简·奥斯丁》Becoming Jane,实在定位不准,小资得还不够狠,发行规模也不大,市场上影响不会太大。真正的看《赎罪》Atonement,这个应该是今年首部“小资大片”,票房我个人比较期待,虽然有盗版冲击,但至少冲2000万是有得一拼的。《尼斯湖怪》胜在上片快,没有盗版啊。
超期待《公元前10000年》,相信国内不会少于当年《后天》的票房,因为没盗版啊,大片啊,很黄很暴力的风格,《黄金罗盘》因为盗版早铺街,就没那么好运了。
那个《苜蓿地》啊,我觉得,对国内观众,太“高级”,娱乐的水准对国内观众有点超前了,不说别的,对超强晃动的画面镜头,国内观众没准会有人投诉电影,让其呕吐的,中国林子太大,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反而很不看好其国内票房,唯一庆幸,要是盗版没铺开,或许还有机会。
谈恋爱的,带女朋友去看《尼斯湖怪》啊
装屄犯们,去看《傲慢与偏见》吧,我刚看过,其实还想看,可见我有多装,可我就是喜欢啊,虽然是个整体水准很普通的片。
后一篇: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