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垃圾场 |
《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
《伤城》:香港红花 巨星绿叶
《伤城》:香港红花 巨星绿叶
文/关雅荻
这部香港商业电影“铁三角”组合(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作品,不管是从演员阵容,还是从商业故事类型,普通观众自然将对影片的预期水准瞄准了《无间道》系列。虽然刘伟强在《无间道》之后,拍出《头文字D》和《雏菊》同样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商业电影,但影迷对《无间道》系列的印象实在过于深刻,乃至香港同行都有观点认为《无间道》系列是近几年香港电影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伤城》导演和主创从一开始都表示这是一部跟《无间道》完全不一样的电影,这既是影片宣传的需要,事实也的确如此。
今年三月,香港发生震惊全港的天桥下几位警察拔枪互射的命案,堪称现实版“无间道”,相信香港观众能很容易觉察到这一香港重要事件对影片故事内容的影响。刨除了地域性焦点社会事件做影片故事背景,《伤城》对于内地观众而言显得更加单纯,说白了就是一部警匪悬疑题材、又略带哀伤和小资情调的商业片,片中几个男女演员都各自拥有众多粉丝,喜欢追星的影迷各取所需。
《伤城》的片名其实点明了影片讲述故事之外的一层寓意,即香港人对自身所在的这所城市的独特的情感――近几年很多香港人无法言明的内心伤痛,也让整座城市伤痕累累。片中两位主人公,都身为执法者,但却始终遭受内心秘密的折磨。一个只能借助酒精麻醉自己,另一个为伺机寻仇苦等二十多年……此时,观众在《伤城》里看到的香港已经褪去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喧嚣繁华的都市感。通过刘伟强执掌的镜头,香港这座城仿佛也变得跟一个人一样,让人感觉变得更加多愁善感,更加内敛,也更加小资情调。正是这种小资情调将《伤城》和近几年的香港警匪片明显的区分开,从刘伟强考究的摄影到陈光荣风格多变的电影音乐,你可以说这些外在的视听元素是在为故事和人物服务,但我更愿意相信,其实在刘伟强心中香港这座城市才是《伤城》的真正主角,金城武、梁朝伟、舒淇、徐静蕾,星光闪耀,但只是配角。
显然,香港观众显然很容易接受《伤城》中对香港都市感的刻画和前述潜意识寓意层面的书写,相对于内地观众,他们会感触更深。《伤城》吸引内地观众更多的还是依靠一些商业片的基本元素,比如明星阵容、影片类型,包括最重要的――影片故事本身。毋庸置疑,《伤城》是“铁三角”组合自《无间道》之后完成的最精彩的一个故事,相比《头文字D》故事的单薄和轻佻、《雏菊》在叙事节奏上的沉缓,《伤城》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步步惊心,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细节丝丝入扣,显然呈现出的是香港一流水准商业片的大家风范。
但片中多角度叙事、大量细节铺垫的导演手法,对观众影片读解影片能力有一定挑战。观众稍不留意,就可能错过某个细节的暗示或情节设计。虽然对于《伤城》这种高度类型化的悬疑片,观众和导演的互相斗智是其最大的乐趣所在,但问题是有时影片中的众多信息,观众很难通过一次性观影全部理解、消化。比如片中在表现金城武对梁朝伟作案的怀疑,金城武几次赴澳门对梁朝伟的调查,这些影片都采取了相对简化的叙事方式,这很容易让观众跟不上故事推进节奏;相反,片中刘伟强为表现金城武对自杀女友的怀念,几次三番大段运用闪回手段,并且还用粗颗粒画面和高速摄影镜头一再强化,似乎也有些过了。
虽然《伤城》讲的是两个男人在这座欲孽丛生的伤心之城里展开互相黑暗猎逐的故事,但影片却没有因风格的黑暗和阴郁而让观众心情变得沉闷。这种在商业片中有“预谋”地调动观众情绪,是刘伟强一贯的强项。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片中每次杜汶泽的出场都会引起观众笑声一片,为什么影片会以金城武、舒淇打情骂俏落幕。原因很简单,无论如何,在新年降至的贺岁之际,走进影院的观众需要精神救赎的同时,同样需要快乐。
12/2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