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部国产片 5 Indies

(2007-08-28 22:45:50)
分类: Cine
继续看片...

《冬天的故事》(朱传明)
故事没有特别之处,我只是对男主人公的模糊定位而导致这个人物极度令我厌恶而烦躁,对我没有什么所得的电影。

《举自尘土》(甘小二)
概念大于影像,气质超越故事,前一个算缺点吧暂且,后一个同理我觉得是赞扬。
反正这种片子是我最来不动的,当然张献老师的演出还是很抓人的,看的时候身旁小吴子给他短信,回复曰:一直想演在床上喘气挣扎的戏,得逞了。

《漠河》(郭小橹)
算今天让我看得最投入的一部,不是因为故事,一半还是因为气质,一半是因为新意。
导演是编剧出身,电影拍的主角是编剧饶辉,自己演自己,没有起伏的旁白贯穿全片,饶辉在讲述自己想象中修改的一个故事,名字叫《北极光》,说的是一个男人杀了女朋友后,从中国最南方逃到最北方漠河路上跟一个神秘女人纠缠的故事;同时,饶辉也奔上了前去漠河的旅程;再同时,导演郭小橹一路记录饶辉去漠河的旅程,有时感觉就是纪录片。
最后,饶辉想象中的男人突然消失,因为他觉得那个故事不写了,然后伫立在没有风景的风景中,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那么平静。

片子当然不是传统的讲述故事的电影,吸引我的是多视点的讲述和多重身份的交织,营造出的一种氛围,画面大多比较赏心悦目,前半段节奏明快,编剧和逃亡男人两条线索平行交叉,很吸引人。
但影片后半段开始逐渐往下掉,特别是踏上了去往漠河的客车后,最后漠河之村也变成了一段几乎纯记录片。

其实故事还在北京的时候,我多么希望饶辉开着车,突然刹车,能遇到逃亡中的男人--林浩。他们看到对方会说什么?什么反应?还会一起去漠河吗?这样算超现实吗?那样电影该怎样结束?
其实直到影片结束,我还在继续期望这两个人的碰面,不过导演一句台词带过,虚构中的人物立刻就变成虚无。

想到这里,我当时脑子里突然想到了《笔下求生》,同样是一部我称为超类型的电影。
郭小橹这个片子形式有讨巧之初,算是击中我一点点。

《安子》(雷小宝)
滥用肩扛的典范,如果让导演在大银幕前自己坐第一排看自己的电影,他要是还不吐,那我就请他吃饭吃到吐,因为我看前一半的时候,包括在场的几位都已经有了胃部的生理不适的感觉。上次这个感觉是在影院里看《女巫布莱尔》。
这个故事导演设计意图过于明显,底层人物处理得让人不同情,特别是老婆的形象,特别是老公为了换钱,那老婆去换的情节,狠是够狠了,但这样的现实题材又不是只有狠就够的。
演员表演不错,但片子还是不好看啊。

《糖》(辛巨擘)
叙事混乱,看得现场几个人死命拼凑情节,电影结束也不能完全确定故事是不是我们理解的样子。
因为这不是大卫·林奇的电影,所以我只能说现场看片几个人一致的反应说明这个片子的整体失败,导演的不成功,虽然是坏话,但对于我亲见的来说,是实话就好。
演员表演都很好,包括那个看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是导演女朋友的女一号演得也不错,当然片尾字幕发现原来还是编剧。
人物关系有了,故事也有了,没讲好,节奏混乱,可以说这两天最混乱的一部,有点可惜了。

回公司,经人提醒,才想起早前网上看过《糖》预告片,感觉是部比较时尚的好片,怎么看全片那么糟糕呢,这个跟我看到的声音未做完基本关系不大,只要是画面定剪,片子大概如何,应该不会差很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