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烈呼吁:看《霍元甲》提前十分钟入场!

(2006-01-26 05:05:49)
分类: 院线快评

读这篇blog,先看这里“第二次遇到有人跑来我的网页上来骂人

 



(特别说明:关于《霍元甲》影片评论具体见《霍元甲》:布道一文,下面文字跟《霍元甲》影片内容无直接关系;

 

——不知道sina blog的编辑在搞什么,自己写的《霍元甲》评论虽然可能很不怎么好读,但好歹也是篇特意单独拿出来写的帖子,干嘛把这个自说自话的帖子给链到sina网页上?

 

搞什么搞啊?

 

就为了证明上sina的确疯狗无数?

 

下面的评论我一个不删,给他们自个儿现眼的机会。)

 

 

 

 

 

雅荻 发表于 2006-1-26 5:07:06

 

这事以前不是没有过,有人就为了看前面《星战》的预告片,无数次买票冲进影院;前一阵我们在看某部国产大片时,之前加入的预告片里的那个大猩猩不也再次证明了有时的确会发生一种情况:去影院看电影,是要早入场看前面加映的片花的,因为有时那可比后面的正片要精彩。

当然说这个不是说《霍元甲》不好看,其实相反,在布道一文里面已经说了,判断一部电影是好是坏和个人喜好本来就是两码事情,好坏不谈,《霍元甲》至少是我偏爱的那种,就因为孙文题写的那四个字。说来,其实尚武精神何尝不可以也说成是一种体育精神。我自己未曾习过武,除了足球、轮滑等自小玩的运动外,跟中国武术有点关联的散手自己也是专门学习过,前两天还刚见李洋动手打架(喜欢用这种民间词汇)来着,当时自己的回复,现在回头看,跟李连杰要说的的确如出一辙。本来,习武修身养性,自古就是如此。就是全国散打擂台赛,或者任何一项体育竞技,不都是有规则的嘛?

对了,片子里中华精武会的宗旨竟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是顺序反过来写,看来我党当年一定也是继承了霍家的遗训,原来当年入中华精武会的首先各个得是三好学生先!

话总是一扯就扯地球那头去了,我要做谈话节目主持人,后期编导肯定都不知道该怎么剪,如果只保留正式内容,结果就是肯定没有正式内容了。其实是想说《霍元甲》之前的三部即将上映影片的预告片。

《龙虎门》《纳尼亚传奇》《生死速递2

先是《龙虎门》,这次版本是1分钟的teaser,刚才邹波还说,靠,怎么整个一个暴力电影,竟然能通过?还根本看不出故事来,不过的确剪的跟美国大片一样,超炫!

我说:首先,虽然是暴力,但人家是漫画电影,想象的世界里面怎么暴力都OK了,没看香港什么黑帮片,想引进内地,片头只要先打上小于1997的数字,随便你死多少人基本都OK啦。。(玩笑……

其次,看不出故事就对了,因为这次发的是一分钟版本,还距离正式公映还有半年呢,一分钟的预告片海外一般都叫teaser,就是一个引子,让观众注意,有一个视觉形象,有的干脆不要人物形象的东西,比如最新的《X战警3》的最早的teaser,屁没有,全就突出两个字母X3,这就够了。然后,好莱坞做法,可能再放一款突出特色的预告片,或者动作、或者爱情,或者某某……,最后一版就是我们熟知的剧场版预告片,长度一般150秒,这时候如果还看不出剧情,发行商去撞墙吧,因为都到这份上观众还看不出讲什么的话,片子别发了。

当然,北美还有什么网络版预告、各种国际版、TV Spots繁多,预告片是个太大的话题,这里可说不了。但这次《龙虎门》这次的teaser之后,应该还有两版新的预告片,分别是按常规在影片公映前23个月,和上映前12周随片再播。之前国内有片子如此精心制作和投放影片的预告片吗?好像没有,如果有,提醒我一下。至少说明《龙虎门》在市场推广上是一个日趋国际化的一个信号,对于国内其他制片、发行商不能说没有借鉴吧,这种钱该花的要话。好莱坞相关统计,各种电影宣传广告投入里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trailer,因为这是最直接、最愿汁原味还原电影魅力的宣传手段。

这版《龙虎门》的teaser,基本就是片名、三个主人公名字、演员名字、导演名字、动作导演名字、上映日期,然后是几个人物的亮相(不知道《龙虎门》漫画的还有半年时间去普及一下,补补课,来得及的,去年《头文字D》我就跟隔壁熊同学追看了些漫画和动画补了补课),这基本一分钟就完事了。的确,《龙虎门》是一个很干脆的漫画动作电影,就是因为单纯,所以市场清楚极了,至少重现去年《头文字D》杀出重围,全歼好莱坞各大blockbuster的盛况。靠,不过还有半年呢,到时我都毕业了,还不知道跟哪胡混呢。

《纳尼亚》:很不好意思,得对DisneySorry,这片子我跟电脑上看了。(这年头谁不看盗版?别骂我)但至少我可以宣传一下吧。其实这片子上映的时候在国内正合适,反而是北美早了些。为啥?因为《纳尼亚》说的其实是一个从冰天雪地变成春暖花开过程的电影(靠,这就那天难得能约到奶猪坐着聊会天,她竟然跟我说《千里走单骑》是一部关于翻译的电影,因为片子里面有口译、笔译、同声传译……晕!),国内公映的时候不正好开始立春了嘛,所以看完这个片子出影院晒晒太阳的感觉也挺好的。

何况《纳尼亚》是一个合家欢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能最终票房击败《金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可以说这个电影很愚蠢,但至少看着不累。而且人家要特技有特技,要动作有动作,要幽默有幽默,基本在所谓魔幻童话题材类型上再次和我们的某部大片再做一次对比。其实哭的不应该是我们的导演,因为人家内心想表达的道理过于深奥,深奥到的确没几个人能看懂了(这是实话,0%在开玩笑,你看《当代电影》06年第一期去),该哭的是那些做技术的人去,哭吧,反正再不努力就没饭碗了,现在海外不但是资金开始进入,人才也开始入侵了,好多做特技的人才都觊觎中国这块蛋糕,别说什么北影院里给《天下无贼》把车厢做成油画的那个国营后期单位了,就是先涛这种亚洲顶极水准的后期公司,也竟然先后拿出了《功夫》和《八卦他爷爷》(不是说什么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什么的嘛……原来搞八卦的那么多娱记,比如北梦的梦境,都是这片子生出来了)水准差这么大的东西来,实在让人搞不懂。





(靠,不会吧,这么篇烂玩意儿竟然说超字数一篇发不上去,还要拆开发?向陈彤抗议,尽早升级! 

下半篇废话,请点击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