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院线快评 |
文/关雅荻
《神话》在过去的40多天里狂扫了近一个亿的票房,眼下国内市场还很难达到连续性出现《神话》这样具有票房支柱性意义的商业电影的水平,一方面是国内的银幕数量和节目内容、数量的局限,另一方面更多是因为国内观众的市场化程度低,体现在电影观众人次少,并且尚未形成具有规模性的理性消费。比如《神话》之后的至少一个多月的时间,很难再出现一部同样商业界级别的电影,即使是引进的《神奇四侠》《佐罗传奇》这样好莱坞大片也很难刺激起观众更多的兴趣。这个时候,市场上不同类型影片投放和宣传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于即将到来的12月份众多重头片云集的年底档来说,眼下的这个周末应该说是国内电影市场开始逐渐忙碌起来的一个信号,周末前后两天,四部新片“蜂拥”在全国同期发行,四部影片分别是《猛龙》《日落之后》《火线战将》和《诅咒》。
自己在上周看《佐罗传奇》时看到了《猛龙》的预告片,当时最大的感触是整个预告片单纯就是一个众多明星逐一亮相展示各自POSE,因为片中云集了内地、香港、台湾、东亚地区共十几个明星,短短的预告片能分别给这多人展示形象当时已然觉得比较夸张。当时自己对影片最大的疑问在于,《猛龙》如此推砌明星的做法,是不是其实暴露了片商对市场的一种不自信。毕竟“明星叠罗汉”不见得就能做出好电影,并且这影片给人感觉究竟演员主打的是谁,针对观众群是谁,感觉并不清晰。而且说到底,《猛龙》聚集的还是不是好莱坞大片《十一罗汉》及其续集那样,基本都是好莱坞顶级儿腕儿,《猛龙》里大多还是这两年初入道没多久的年轻明星。
但等看完影片《猛龙》后,自己倒发现影片众多人物的刻画倒还基本过得去,在保持了几场还算过得去的动作戏的同时,文戏的质量超过自己预期。但影片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于影片为了追求强烈的雄性气质和造型感而使影片的视觉风格显得单调。毕竟,通过大量快速剪辑、手持摄影和MTV式的人物造型来吸引观众,已经是相对老套的手法,现在更多影片是通过体现在影片的细节和故事、人物里面的种种精心设计的创意来抓住观众,而不是单纯外在的技术手法。比如,即使只是枪战戏,在场面调度上《大事件》就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范例。
这次《猛龙》在全国投入了300个拷贝,但就从当天各影院安排的放映场次来说,并没有体现出跟其他同期上映新片的优势,所以《猛龙》要取得国内良好的票房成绩还是有一定的阻力。至于负责影片发行的中影集团第一分公司提出的全国6000万票房预期,个人认为显得过于乐观。另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日落日后》其实是一部去年年底久已经在北美发行了的“老片”,而且其不到6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好莱坞最多算一个中等制作的电影,说其是比较好看的商业B级片也不为过。虽然皮尔斯·布鲁斯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但影片本身因为在国内只做了全国数字院线的发行,又加上“老片”自然会被盗版市场的冲击,相信也很难在市场上有所表现。
相对《日落之后》,国内可能是第一次大规模引进德语原版拷贝的《火线战将》倒有可能在市场有一定作为。一方面发行方是和中影对拼的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发行实力同样不弱;再者,从这次《火线战将》投入的130个的拷贝数量来看,1000万的票房预计相对《猛龙》要切实的多。而且,如果能调起观众对德国动作大片的兴趣,也难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市场上升空间。毕竟距离《哈里·波特与火焰杯》还有两周时间,并且个人还是对《猛龙》的市场占有持一定怀疑态度,加上国产片《诅咒》还是没有能摆脱《窒息》《疑神疑鬼》等国产恐怖片创作的制肘,并且个人化表达的倾向和基本商业手法的不类型手法不熟练,让人看到了内地现在最欠缺的还是职业化的类型片导演。由此,相信《诅咒》会很容易的就被市场忽略掉,同时它也很难构成对其他影片的市场上的威胁。本周还有在国内局部发行的韩国影片《外出》,虽然影片还日本取得惊人票房成绩,但从《哭泣的拳头》(为同一家公司引进发行)的市场状况来看,《外出》这样的温情电影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仍属于小众影片。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不能忽略上周全国发行的《佐罗传奇》持续的影响力,虽然个人非常贬低这部鸡肋之作,但由于影片熟练的类型技巧的使用,和佐罗题材在国内的优势,相信《佐罗传奇》也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本周的国内整体票房分布。所以,《佐罗传奇》在第二周票房是否能够继续有良好的表现,以及《猛龙》究竟是否能够担当起票房脊梁的重任,将是本周末影市的两个关键。
20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