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那个年代 - 龙年初一随笔
(2012-01-23 21:37:33)
标签:
外婆妈妈时代人情杂谈 |
分类: 随笔 |
但,外婆真的已经离不开病床了!
几年前,自从摔跤动了手术之后,她的智力和身体状况急剧下降。那一瞬,我忽然十分后悔,在她有生之年,没有录音记录她给我讲述的故事。
……
那是一场洪水,我外婆的父母无法还债,于是把她卖了四块大洋,嫁给我的外公。那时,她才十四岁。没想到我外公家里,比我外婆还穷,当时来迎接我外婆时穿的长衫是借来的,连那四块大洋也是借的。外公有两个兄弟,他排行老二。年幼的外婆,很小就开始帮扶着穷困潦倒的外公三兄弟一家。
有一年忽然起了大火,外公三兄弟一家财产清零。兄长在那次大火之后,饥寒交迫中离去,两个小女儿被急着嫁了出去,剩下哥嫂一人带着其小儿子去讨饭,中途小儿子饿死他乡。为此,外婆只身前往杭州做保姆赚钱,并收了外公大哥的大儿子当做自己亲身儿子一样抚养。后来还帮他讨了老婆(我喊舅妈),一起养育了两男两女。
外婆到38岁,才有了我妈妈。在我出生那年,她来到杭州帮助我妈,从此一过就是三十多年。我和我弟,都是她一手带大。每天早上都会很早的起来烧早饭,在我父母奋斗的日子里,她勤劳的干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活。从不停歇。即使在八十多,还能一收抱着弟弟,一手拎着篮子,走六楼的楼梯。
“你的外婆坚强、自立,心很好,看到有人淋雨,就让他进屋子坐坐。”妈妈在饭桌上回忆着。
“你的爷爷也是,看到有老人跨不过田埂,他会主动背他过去。”父亲又补充了一句。
妈妈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外婆的性格,所不同的是,母亲从小知道要学习文化,那种坚持的毅力,常常令我自愧佛如。
那个时代的人,也许一辈子的努力,只是为了生活,为了亲人。所以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年辛劳后,最最幸福的日子。那时候人虽然穷苦,但知道“情义善恶”。知道亲人在一起的不容易。一代又一代地在看着上一辈的路径,去实现新的自我。我妈妈看到外婆的辛苦,于是立志要读书有出息。时代赋予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不平凡。
从外婆、我母亲、再到我弟弟的身上,忽然发现,纵有不同时代的烙印,却人“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