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分子的专制和失恋

(2011-01-23 17:55:30)
标签:

转载

好文!人体几大内控机制,激素等大分子(也有些说为体液)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的 调节同等重要。而且这三者之间还有关联关系。为什么愉悦的人身体会更健康,不容易得癌,就是其中的一个反映。情绪、心情的背后,是物质的流动和复杂网络的反馈循环。
原文地址:分子的专制和失恋作者:刘松

读《卡尔萨根的上帝-上帝探究之个人见解》,除了一些宇宙,外星生命的思考,最好玩的是讲分子对人情绪的影响这小部分。几年前写过的博文《从变形金刚到肾上腺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b481801000ce1.html,《硅谷精神就是轻度躁狂》就是此类话题,不过卡尔萨根说的更深入。比如,只要注射肾上腺素这分子,人立即变成躁狂抑郁,比如马上想打倒医生,或者马上逃走。躁狂抑郁在白领生活中广泛存在。看一眼土狼,人体马上产生这种分子,严厉的老板也是同样的效果,雇员们在被Review的时候,一方面手里有汗,另一方面,老板一说结束,马上就想跑。受两个躁狂抑郁极端的人,其实只需要一点钾就可以变得平复。现代人的生活,多少都被分子左右着,乙醇,咖啡因,大麻素。60年代,LSD流行,只需很少的一点,人就可以进入宗教的冥想中。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容易分泌肾上腺素的DNA,由于在猛兽来的时候下意识的奔跑,而不是在哪冥想为什么,因为得以扩张。同样,睾丸激素分泌过度的男性,在战争和商业中更加勇猛,使得这种基因更多的复制,男人因此变得更好色了。就连号称浪漫的爱情,不过也是脑啡肽的产物。一个男生失恋后三个月马上和另一个女生结婚的例子,用分子化学解释就非常简单了,引发失恋的对象使得该男士,处于睾丸激素,脑啡肽和肾上腺素分泌的高潮期,几种分子承受不了刺激物的突然消失,要求主体必需寻找替代物,以保持分子的浓度有节奏下降。《百年孤独》里说,爱情的烦恼只有在床上才能解决,说得就是这些分子的专制。只有化学上平衡了,人的情绪才能平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