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桑德尔是个哲学家,但他不作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考,他总是从特别具体的社会事件出发,先把读者引入一个两难或多难境地,让你难选择。再由此出发,带你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深入古往今来的历史、哲学、法律长河,引发你自己开动大脑去思考,让你自己去作判断。
书一开篇,作者就把我们带入一个两难境地。佛罗里达飓风之后,商贩肆意提高冰袋价格至原来的五倍,汽车旅馆房间上涨四倍,房主需要支付两万多美元,才能将两棵被风刮倒的树从屋顶清除……佛罗里达的居民被激怒了,连州检察长都说:有些人在灵魂深处是如此贪婪,竟然想利用别人飓中所受的灾难而发财。然而经济学家却表示:公众的愤怒是错误的,民众要求的是一个“正当的价格”,但这是中世纪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们信奉的准则,社会发展至今,早已抛弃了这一信条,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对此,经济学家们也引经据典,宏篇大论,句句让人信服。
针对这样的两难困境,桑德尔并不给出任何结论,他只给你摆出各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背后包含的深厚理论支持。但是,如果你把他理解成一个贩卖学问的掉书袋者就错了,他的贡献在于,划定一个相对全面、又不易流于空泛的范围,与你一起探讨“公正”。他说:“要看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就要看它如何分配我们所看重的物品——收入与财富、义务与权利、权力与社会、公共职务与荣誉,等等。而分配方式大致会围绕着三种方式进行:福利、自由和德行。”
福利、自由、德行这三个词汇贯穿全书,它们就像三个起点,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就会走向不同的道路,“每一种理念都意味着一种不同的考量公正的方式”。
随着思考的深入你会发现,沿着单一道路行进,公正与否很好判断,但这判断完全经不住诘难。而如果想“公正”地兼顾三条道路,几乎每一个两难境地,都让人无法轻易得出任何结论。至此再回到前文说到的“让你自己作出判断”,其实,这个判断也许就是“没有判断”。当然,简单粗暴肤浅的那些大而无当的判断,你尽可以继续一条一条地抒发,就像我们每天在微博上看到的那些,只要你愿意继续愚蠢。
桑德尔在本书后记里说,他的两个儿子“从能拿起汤匙的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在餐桌上讨论各种与公正有关的争论了”,想象一下,这真是一幅可爱的画面。我们这些成年人,面对“公正”问题,该向这两个孩子学习,多讨论,少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