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2》树屋之夜引发育儿观点大讨论

(2014-08-07 23:39:13)
标签:

育儿

爸爸去哪儿

暖男星爸

吴镇宇

黄磊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0804/31/1810287123166907067.jpg                                               图:网络
《爸爸2》终于要来一次全家游,迎来了《爸爸2》历史上首次有妈妈们的参与。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女神级的妈妈们来了,爸爸和孩子们一定都特别高兴。我可以想像到会有一些很感人的镜头,挺期待的。五位星爸在节目组一系列的残酷集训之下,都开始显现了他们的暖男的气质。

黄磊一直给人感觉很温暖,无论他的荧幕形象还是生活中努力的他。他的爱情看似平淡却正是很多女人都向往的那份专情。在《爸爸2》中,也许他说的话不见得让所有人喜欢,但是我却觉得他的话都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也许他很直白的说,“joe需要一个挫折教育。”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实,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或多或少都俄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因为生活并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我们并不担心孩子接受不了美好的事物,相反,而是担心孩子若是单独遇到了挫折的时候,该怎么保护好他的小小心灵呢?

Joe在到了树屋说的一席话,表现他独立思考的一个进步;在被告知要离开爸爸自己独立睡觉时,大哭显现了他依赖性的一面。在我看来,五岁的孩子正是心灵开始慢慢走向独立思考的一个过度,他有这些不同的表现,完全是一个转变的过程。我也有一个五岁的孩子,他从2岁开始就独立自己睡一个房间。但是去年我们回国的时候,我让他独自在外婆家的一个房间睡觉,第一夜的时候他也是需要我的陪伴。我只是想说,当一个孩子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害怕很正常,这种依赖性是需要一个过程去转变的。

其实当时所有的孩子包括多多都有伤心的表现,去一个未知的树屋独立过一晚,对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其他的孩子之所以后来都不再哭闹,主要也是因为Joe哭的厉害,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孩子就是这样,一旦有人哭了,他们就被转移了注意力。之后,大家协商选了曹格去树屋陪孩子们。我不知道节目组是一早就设定会让一个爸爸陪睡呢?还是后来没有办法临时做了改变。但是我敢说,如果孩子们没有一个爸爸的陪伴,这个树屋之夜很难完成。六个孩子中,就只有杨阳洋因为他好强的个性,很努力的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这点很赞。

我始终如一的喜欢杨阳洋,一个孩子怕输,输不起,好强的个性有天生的一面也有后天的一个教育。但是别说孩子,大人又何尝输的起呢?我看到很多人对杨威评价很差,认为他作为一个运动员,各方面都不及其它的几位爸爸。但是我想说,杨威的表现平淡,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光芒点。对别人挑剔他的热干面,他也只是淡淡的一笑,一个自黑而带过,难道你们没有想过这正是一个很优秀的性格吗?敢于在万千观众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争强好胜,难道不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榜样吗?但是我相信,杨威的骨子里有着好强的一面,多数运动明星都有这种特质,要不然,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走上竞争如此激烈的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呢?而对杨阳洋的好胜心态,我觉得杨威的不在乎反而是教育上的好事情。

吴爸爸的随性个性让他的教育变得很特立独行,不是有人说他的教育和性格结合了《爸爸1》中所有星爸的特点。从看港片开始,就很喜欢吴镇宇。从《爸爸2》开播以来,他随和的配合以及展现自己个性魅力的同时,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也很喜欢这样的他,爽直的个性但不乏温暖的贴心。一直看《爸爸2》以来,都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但是这一集中,他对Feynman说了一句对Joe哭闹的评价是“stupid”,让我大吃一惊。我不敢相信他会对孩子用这个词语。

就算是我们,也是严禁孩子说stupid这个词,因为stupid是笨蛋的意思,是一个负面的单词。在美国,孩子不免都会接触到这个词语,但是大部分会教育的美国的父母都有一个心有灵犀的约定,就是不在孩子的面前提及这个词语,也不喜欢孩子说这个词语,更不喜欢用这个词去评价别的孩子的行为,因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评价。而且对于Joe的哭闹,和stupid没有丝毫的关联。我想吴爸爸应该想一想在孩子面前的用词是否可以如此随性了,特别是这帮还属于幼童的孩子。

相比黄磊和杨威以及吴镇宇,陆毅恐怕是最担心孩子独自去树屋睡,他的表情完全的出卖了他。贝儿在之前的买东西的环节中都有了让人觉得不好的表现,但是除此之外,大家细细想想,贝儿的表现是不是很漂亮。我觉得贝儿是一个很容易被教育的孩子。大部分女孩子都爱漂亮都会对漂亮的东西缺乏抵抗性,这点并没有什么,而她的年龄也正是介于一种懂与不懂的转变中。五岁-七岁都是一个逐渐成熟起来的转变过程,这段时间,父母的讲道理教育至关重要。我想如果陆毅改变了一直富养的方法,贝儿身上的闪光点就会一一的浮现。她的贴心,她的爱心,她的配合度都很强,是一个很快会融入集体生活的一个小女孩。

曹格对Joe的照顾明显少于姐姐,我想他是有一个大部分两娃父母都有的心态,认为Joe是大哥哥,应该会自己照顾自己,而姐姐比较小又是女生,所以他的照顾也更多一些。Joe到树屋后对爸爸的那段告白,很感人。这就是孩子的心声,希望不仅仅曹格要好好听听,也希望所有的多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好好的听听。孩子的心声是最好的教育解药,当他们肯说的时候,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多听,等他们大了就不爱说了。那时候才是最难的教育时候。

传统的一个观点是需要改变了,面对两个孩子或者更多的孩子,父母不应该更关注小的孩子,相反,老大的心理才是最需要关注并且得到更多的安抚。因为对小的来说,她一出生就已经有了哥哥的事实,她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是对老大来说,出生时自己一个人所接受的那份娇宠,在妹妹出生之后就全都不一样了,这种改变是需要父母去调节去关爱的。再说,姐姐在去树屋的睡觉的这个环节上,表现的很棒,完全没有Joe的那种焦虑。这时候如果曹格可以抱着Joe,而让村长抱着姐姐,反而会更好。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想错了,孩子再大,也不过比妹妹大两岁罢了,他也只有五岁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