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人造天才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昨儿,听一朋友说,她给她的4岁儿子报了无数个兴趣班,包含体操,钢琴,跳舞,围棋,羽毛球,游泳,骑马,中文,算术等等。一打电话,她便说,我现在忙的很。孩子要读书,要上课,哪有时间玩?我以前觉得我挺会给豪豪报兴趣班的,从游泳和体操开始,还尝试过骑马课一次,溜冰课等等。到现在剩下的功夫和跆拳道以及游泳还有棒球,足球。也算比较忙碌的一个妈妈了。
以前,我也深思过自己,这样撒网式的让孩子学习,好吗?而在这些课程的尝试过程中,也渐渐的领悟到有些兴趣课也只能是试试而已。反观我现在的这位朋友,她对她儿子的各门兴趣课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要高人一等。我从未有过这种想法,只是觉得日子太无聊,让孩子去体会一下,看看他最终的兴趣度和天赋在哪里罢了。
要不然,也不会游泳课坚持上了五年,进步的速度和蜗牛有的一比。好在,尽管如此,我却还挺乐呵,反正迟早有一天他肯定能学会游泳,这么坚持去上课,身体素质倒是好了不少。而且一个星期就一堂课,也就重在参与了。我仔细回想了自己给豪豪报兴趣班的心态,绝大多数还是玩的偏多,很多只是尝试了几堂课就停了。总觉得孩子的兴趣更多的在运动上。棒球和足球是他强烈要求去上,功夫和跆拳道是他说他喜欢的。只有游泳是我跟他说,这是生存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坚持学完了,学多久都没有关系,只要坚持就行。
朋友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有时间学多点,等以后上学的功课繁重了,就没有时间学这些东西了。现在,她的孩子很优秀,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要突出。虽然,我们总也质疑她的教育方式会不会累坏了孩子,不过她总有她的道理。我会觉得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天才,不管学什么都轻松,一学就会,一听就懂,那这种天才宝宝也只能放入天才班,不能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孩子放在一起。
但是,现在更多的孩子其实是人造天才,是父母亲逼迫学习起来的优秀。孩子早期的优秀和高人一等,虽然做父母的感觉很骄傲,其实到头来,不过是昙花一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有天赋的一面以及弱项的一面。就算是真的天才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各方各面都高人一等,孩子的压力该有多大呀。
曾经有段时间,提倡莫扎特的音乐胎教法,于是大家跟风的每天连续播放着,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在胎儿期就成为一个天才。然后出生后,开始认字,学写字,不是有人洋洋得意的高调的高呼,我的孩子认识千余字吗?再接着多种语言班,各种兴趣班,接二连三的给孩子报名。孩子似乎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我们问过孩子是否愿意吗?
上课的时间毕竟还是短暂的,上完课了不能说这个兴趣课就这样了,更多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把兴趣班的上课内容不断的温习练习。在业余的时间,父母和孩子花费了几十倍的精力在回顾上课的内容。这有这样,孩子才能高人一等呀,不然他的神速又是怎么来的呢?为这些学习而产生的矛盾和生气都不可避免的成为家庭情景剧。
其实,何必?
孩子还小,学着玩吧。人造天才可不是好玩的,听说一个凡事较真要强的孩子,抗压力几乎没有。若是以后遇到点事情,你让孩子怎么去处理这种负面的情绪呀?别天真的以为这个世界就我的孩子最厉害,一山还有一山高,人生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我记得以前小学时候班上的好同学,现如今工作生活都只是马马虎虎而已。相反那些调皮捣蛋的差同学反而让人大吃一惊。
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人造天才,父母要花费多大的心力,要舍得多少自己的时间,要牺牲掉孩子多久的快乐。每天都在面对学习,不停的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他内心里真的不羡慕别人可以快乐的玩吗?就好像一个长的孩子身体却必须拥有大人思维的人,这会不会让人觉得很怪呢?
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人造天才,因为不值得,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情感世界,是一个有着幽默头脑的小捣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讲道理的小人儿,是一个看似没心没肺却总是让你感动的小贴心,是一个能让自己快乐还还能让周围人快乐的开心儿。
天才是否,谁在乎呢?
前一篇:被儿子找谈心的不完美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