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爸爸去哪儿娱乐 |
分类: 电影音乐随笔 |
每到星期五都会迫不及待的追看《爸爸去哪儿》,大概是我的影响,我周围的朋友们都跟着开始看《爸爸去哪儿》,这下大家算是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我们评价着每一个爸爸,大家看法各不相同,有人喜欢林志颖,有人喜欢王岳伦。
我一朋友说,她认为最好的老公就是王岳伦这种,我却不同意这个观点。王岳伦一看就是在家啥也不做,啥也不会做的那种典型的动脑型老公。我承认他的聪明才情,好老公的观点就不能同意了。到了一个家,女人需要的是一个体贴的老公,而不是一个只会赚钱的老公。我其实最喜欢天天的爸爸张亮,会过日子又吃过苦的男人才会是好老公呀。而且张亮还是比较会教孩子的,只是我想他平日里也是忙事业,教育孩子的时间还是不够多。田亮呢,骨子里就有一股傲气。郭涛太大男子主义。林志颖太忙,总是要被迁就的多。
我们一群妈妈们私下里聚在一起就忍不住说上几句,在家无聊上网时,一看,怎么话题都是《爸爸去哪儿》。这节目当真是火了。网上的帖子里也是热热闹闹的讨论开了。刚开播那时候,最大的话题就是,“为啥两个中国人还给孩子取个英文名呀?”特别是当田亮的‘森碟’频繁出现后,大家都嘲笑好好的中国人非要叫自己女儿的英文名,反而闹了一个笑话。
唉,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英文已经越来越普遍的混入世界的各个角落了。孩子又不是没有中国名,多个英文名有啥呀。而且明星的孩子大多送进了国际幼儿园,有专门的外籍老师教英文。有了英文名不是很正常吗?同学家长都这么叫习惯了,家长自然也觉得叫着英文名挺顺耳的。即使发音不是那么的准确,孩子能懂就好了。而且我觉得国内的很多幼儿园,英文名都是老师取的,有些当真不好听。还不如家长自己及早给孩子想个寓意好的英文名,不是更有意义吗?
最新一集,最大的话题围绕着最后的一个孩子被骗的环节。我也不喜欢这个环节,感觉很无趣。让爸爸们轮流当坏叔叔,本来就没有意义。若是真要是看看孩子们的应变能力也该找几个孩子不认识的明星客串一下。好在天天最后的表现让人感动。但是我还是有点想不明白,本来孩子已经承认事实的真相了,张亮为啥还要继续试探天天,非要让天天撒谎呢?这真是有点多此一举。
第一集的话题王:林志颖和kimi。
在五个爸爸中,林志颖是最出名的。大家对林志颖和kimi这对父子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从开始的林志颖和kimi的表现中,那种温和的性格和努力感化kimi的教育方法都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教育方法显然比较西化。其实我认识很多台湾人,他们的教育方法都很西化。这在台湾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无论是林志颖的教育方法和kimi的表现,都显然有点与众不同,所以很快的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一时间最大的话题。
第二集的话题王:田亮和cindy。
cindy的转变之大让人大跌眼镜,一下子从一个爱哭鬼变成了女汉子,成为大家最心疼的女儿。田亮的英文发音‘森碟’一下子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甜点。田亮的发音的确不标准,这点他还挺不想承认的。多一点娱乐精神,便也没有什么了。倒是cindy的女汉子形象和那超人的体力,着实让人欣喜呀。
第三集的话题王:还是田亮和cindy。
从买菜到滑沙,田亮的表现不好不坏。一直到最后田亮累到不行的护着女儿滑沙,让大多数人都感动的直呼田亮是个好爸爸。于是前面那些表现,其它四位爸爸的光环一下子就暗淡了下去。甚至有妈妈说,这真是大爱呀。有这样的爸爸真是好。运动基因好不说,还大大的有爱,真是很羡慕。全部的话题最后都停留在最后的哪一个慢镜头里。弱弱的说一句,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集的石头父子。田亮那个动作真没有感动我。
第四集的话题王:张亮和天天。
张亮的大反转是一点一点表现出来的。在五个爸爸中,张亮是唯一一个大家不是那么熟悉的人。估计关注时尚的人会比较知道他吧。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是那么看好天天,我也如此。虽然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天天的个性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自我的孩子。但是从一开始我就很喜欢张亮以及他的教育方法。这一集过后,张亮和天天已经开始成为最大的热点。
顺道说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小女孩。胆子最大的是angela,无论是和陌生人说话,还是和小动物沟通,她都表现的很大气。最大度的人是cindy,虽然angela没有和她说对不起,但是她最后还是主动的原谅了妹妹,而且主动承担起了干重活的体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