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阅读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尽管我之前写了我自己在给豪豪坚持阅读后的心得,但是还是不免有父母亲问我,给婴儿阅读有用吗?我怎么感觉不到宝宝有听懂故事呢?我是这么回答的,早教是一个播种的过程,阅读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早教中的方法并不是一针见血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阅读也是一样,给宝宝阅读在最初的几年是感觉不到的,我也已经说过,在豪豪三岁前我的感触并不深,三岁之后才突然发现阅读带给他和带给我的N个好处。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早教时期对孩子的那些性格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你都不会再孩子幼年的时期有特别深刻的感悟,很多孩子也许在读书的时候会体现出来,有些性格也许会在成长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我们能不能说,等到了孩子读书的时候,再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呢?我们能不能说,能孩子遇到人生的问题时,再去纠正孩子的性格呢?
早教的目的就是未雨绸缪,预先把苗子的根端正了,习惯养成了,这些都会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非浅,也会让你对自己曾经的努力开怀大笑。俗话说得好,三岁定终生。为何这么说,大家其实都明白,所谓的定终生,定的是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闲话说了一堆,转回正题。已经有不少的朋友问我,给孩子一般都说什么故事?我从不规定故事的范围,因为我认为阅读对孩子来说,应该全面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当然因为年龄的原因,我一般选择大本的绘本为主,文字为辅。我也会有一些无字书,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我也会给孩子看一些百科书,就是很多动物图片的书籍,还有星球,植物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我就想说说,如何给孩子阅读?给孩子讲故事念书都不仅仅只是念,只是看,还要有一些技巧,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会让孩子把亲子阅读作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才会帮助孩子很好的坚持阅读的习惯。
技巧一:把故事生活化。
有些故事其实是很生活的,比如《我不想长大》《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可以把故事的主人公换做是孩子和我们自己,把故事变成我们自己的故事,让孩子感受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也会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更愿意自立,更主动的独立。
我是一个从不喜欢照牌理出牌的人,特别是教育的方法上。我喜欢把一些生活化的书,用豪豪和我的名字套入故事中,让豪豪成为故事中那个帮我做事,喜欢帮人,喜欢分享的人。从而达到在主观意识上让孩子觉得自己就应该成为故事中的那样的孩子。
技巧二:让孩子也给我们讲故事。
有些童话故事,我们会经常地重复,孩子的记忆通常比我们的好。让孩子也给我们讲讲故事,一来可以帮助孩子组织语言能力,二来锻炼他的记忆力,三来可以增加他对故事的兴趣度,四来可以开发他的想象力。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亲子的活动,我们讲故事,孩子也可以讲故事呀。
因为家中有几本无字书,从而激发了我让豪豪给我讲故事的开端。每次看到无字书,他会给出不同的故事版本,让我惊叹他的想象力,也有的时候,他会因为同样的一幅画而产生不同的问题,我会把他的问题链接起来,引导他组成一个故事。现在的他,还更喜欢自己看书,自己讲故事。每次他讲故事,我都会把他讲的好的部分重点突出的表扬他,也会在我认为不足的地方以问题的方式提醒他。我自始至终都觉得,孩子自己讲出的故事就是她对图片的理解,也可以增加我们对孩子的认识。
技巧三,讲故事的时候,手要指着字的下方,速度要慢。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在无意中接触字体,也会因为字体的形状而不经意的记忆下来,会增加孩子自身对认字的反应。因为是兴趣的阅读,所以孩子会对字体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讲故事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吸收故事中更多的情节,也会加大亲子之间对故事的探讨,和亲子互动。
自从我的老师教给我这个方法之后,我就一直坚持着。目前,豪豪已经会认识一些书名上简单的文字。他曾经有过自己用手指划写书本上字的笔画的举动,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他开始启动想认字的概念。我不推崇太早让孩子认字,我一直觉得孩子就应该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不过这样的认字都是无意中的一种行为,不是真的教。更不会有要求,不过是增加孩子的记忆力和对阅读的兴趣度而已。
我想很多家长都试过孩子会反复反复的去讲同一个故事,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兴趣而一次又一次的要求我们去说。这些都是孩子喜欢阅读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不厌其烦,多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从而让故事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最爱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