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沙沙心语Love
沙沙心语Love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91
  • 关注人气:6,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培养孩子的抗压性

(2011-06-14 07:15:24)
标签:

育儿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一直以来都能够听到身边很多妈妈羡慕的声音,哪个小朋友三岁就已经可以琴棋书画了,哪家的宝贝年年成绩都考第一。网上也是到处歌颂着那天小天才们,什么五道杠的少年,什么只拿第一的小朋友。也总是碰到很多朋友问我,打算让豪豪学点什么,我说不知道,随便,他要是愿意学,我也愿意花这个钱,如果他不愿意,我也不会要求。

 

一个人一生有几个童年,一个孩子又有多少年可以无忧无虑的去玩。玩也是一种技术,玩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玩更是一种培养孩子抗压性的自然方式。也许我这么说,很多人不能理解,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样样都可以拿第一,而玩听起来是最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罪魁祸首。

 

还记得很多年前,日本曾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多起自杀事件,甚至有集体自杀的事件产生,最后他们报道得出,这群自杀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是因为抵抗不住社会和学业产生的压力,他们的心里没有办法承受高压力,心理负担太多于沉重,也至于不想呼吸。也因为这个原因,日本推出了新的幼儿教育方法,在很多幼儿园,目前五岁之前的小朋友,他们不提倡教学,而是鼓励孩子尽情的玩,尽情的笑。

 

为此,美国的很多幼儿园也开始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幼儿教育导师也开始教育我们要着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从玩的快乐中学习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从玩的角度出发开发他们的脑部思维,通过玩的方式让他们自然的发挥他们的天分。很多中国家长不能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们观察的此类幼儿园,很多中国家长都觉得孩子在那里是浪费了他们孩子的时间,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孩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学习到,成天就知道玩。

 

可是我想请问这样的家长,你最希望你的孩子得到的是什么呢?是骄傲的成绩?是羡慕的目光?还是快乐的笑容?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也深深地明白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孩子的脑袋是一个永远也装不满的海绵,你如果真的灌输他们一些东西,他们就会很快的吸收进去,并且是在你估计不到的情况下默默地吸收了。两岁的孩子虽然很麻烦,但是也是他们学习最快的时候,我儿子每天都给我很多不同的惊喜,让我不敢马虎每日玩乐中的点滴教育。

 

有朋友说我受了美国的幼儿教育之后,有些西方化了。是的,在幼儿教育这个观点上,有一些教育的理念,我的确被西方的育儿方式给同化了,那也是因为我认可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长大,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的脑中也是根深蒂固,老公总是说我是一个典型的虎妈。

 

然而在玩这个方面,我还是愿意被同化,愿意让儿子在他的童年里玩个痛快,让他的童年记忆充满笑容和笑声。玩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让他学习,玩同样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我们学习的不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我从不强迫儿子一定要阅读,也从来不在学习这个点上面和他争执,目前的他,只要他喜欢做的,喜欢玩的,我都会尽量的满足他,前提是要有一个规范的品德标准。玩也是一种教育,而道德方面的教育是我最注重的,很早的时候,我就在博文中提过,从来就不指望儿子将来会成为一名总统或者是什么名人,他的人生由他自己去走,我的责任是让他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一个孩子的成绩好坏到底会不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必定会有自己的优缺点,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教育给孩子的呢?读书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有了孩子又开始读书的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和读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方式,孩子必定是要读书的,因为书也是我们的伙伴,是坚强我们思维的墙壁,然而,成绩是不是那么的重要呢?我想,如果是儿子喜欢的科目,我会鼓励和要求他执著,如果是他排斥的科目,我会要求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们也是从校园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们这一辈人其实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小时候太穷,所以也没有了父母亲的重点培养,反而给了我们玩的童年。看看接下去的几代人,看看如今的社会新闻,仔细得比较一下这几十年的教育差距,都是哪些人在制造悲剧的发生,都是哪些人无法承受社会的变更?

 

接下去的社会天灾人祸会变得更加得让人恐惧,到底我们的孩子能不能承受住社会的变革,到底我们的孩子能不能接受不能变更的事实,这些压力总会落到我们孩子的身上,他们总是要面对今后的高压力,那么又何苦在这么幼小的心灵上就开始高压力的教育呢?锻炼他们的承受力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让他们的笑声围绕着我们不是更实际一些,更轻松一些吗?

 

让孩子尽情的玩吧,尽情的笑吧!因为他们的童年也只有这么几年,因为也只有这么几年他们才可以无忧无虑的玩,笑得那么的自然。别把我们的遗憾在他们的身上去追回来,我们和孩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有权追求他们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