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心是道场?

(2011-07-12 22:45:25)
标签:

佛法开示

分享

转载

文化

     再来说说“空慧”吧。

 

    几千年来,禅宗对汉地影响之大,毋庸置疑,以至于许多禅宗用语也变成了老百姓嘴上的口头禅。老百姓随便说说关系不大,但是作为修学佛法的佛子,要是也想当然就按照口头禅来理解其中禅机,那怕是要误了慧命的。

   也许被说得最多的一句禅宗用语便是这“直心是道场”了吧。很多人仅从字面上理解,往往以为“直心”就是“直肠子”,不掩饰、不拐弯。甚至还听到过有师兄说,安住在“第一念”,心里想到什么,不加思辨,冲口而出,认为好就说好,认为坏就说坏,不必顾虑旁人态度,这就是“直心是道场”。且不说这是不是“直心”,这甚至根本不是这位师兄强调的“第一念”——若有好坏之判断,离第一念早已八万四千里远矣!

   若以为不加思辨、直来直去就是修行,就是身坐道场,实在大错特错。经文中对于“直心”,其实是这样定义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分別如是十種入法,則能安住十種直心。何等為十?所謂:安住一切世界語言、非語言法直心,安住正念一切眾生直心,安住虛空界直心,安住法界無量無邊直心,安住一切佛順正法直心,安住甚深善法不壞正法直心,安住除滅一切疑惑直心,安住等觀三世法直心,安住三世諸佛平等直心,安住諸佛無量力直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十種直心,則得諸佛十種巧方便法。何等為十?所謂:得巧方便,普照一切諸佛深法;得巧方便,出生諸佛甚深勝法;得巧方便,分別演說一切諸佛莊嚴之法;得巧方便,深入一切佛平等法;得巧方便,分別別相一切佛法;得巧方便,入不可壞諸佛正法;得巧方便,入一切佛諸莊嚴法;得巧方便,以一方便入一切佛法;得巧方便,入佛無量諸方便法;得巧方便,於一切佛法心得自在而不退轉。佛子!是為十種巧方便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三之五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直心。何等為十?所謂:不染一切世間法直心;不染聲聞、緣覺直心;隨順菩提直心;不違一切智道直心;一切眾魔及諸外道不能沮壞直心;不染如來圓滿、清淨、智慧、直心;隨所聞法悉能攝取、受持直心;於一切受生處無所選擇直心;深入細微智慧直心;善巧修習一切佛法直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直心;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直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則住十種勝妙心。何等為十?所謂:住一切世界語言、非語言勝妙心,住一切眾生想念無所依止勝妙心,住究竟虛空界勝妙心,住無邊法界勝妙心,住一切深密佛法勝妙心,住甚深無差別法勝妙心,住除滅一切疑惑勝妙心,住一切世平等無差別勝妙心,住三世諸佛平等勝妙心,住一切諸佛力無量勝妙心。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勝妙心已,則得十種佛法善巧智。何等為十?所謂:了達甚深佛法善巧智,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知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以自心自力於一切佛法不退轉善巧智。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六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不染一切世間法深心;不雜一切二乘道深心;了達一切佛菩提深心;隨順一切智智道深心;不為一切眾魔外道所動深心;淨修一切如來圓滿智深心;受持一切所聞法深心;不著一切受生處深心;具足一切微細智深心;修一切諸佛法深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智無上清淨深心。
 
        通过对同一经文的不同译本的比较可知,“直心”与“胜妙心”、“深心”同义。“直心”指的是正念真如的智慧,安住此智慧还不够,还有同时摄持十种方便,智慧与方便双运,方是道场。
 
 
    看过经文,还可以更深入一步,看看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的释论——
 
 

             華嚴發菩提心章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發心第一 簡教第二 顯過第三 表德第四

 

初中問曰:「云何名為發菩提心?」

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

「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

「二者、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源底故。

「三者、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

「四者、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

「五者、無間心,謂觀此真如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

「六者、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

「七者、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

「八者、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

「九者、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不二,還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

「十者、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

 

「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

「二者、修行心,謂於此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

「三者、究竟心,謂凡所修學,要當成就,乃至菩提故。

「四者、忍苦心,謂能忍大苦,修諸難行,不以為難故。

「五者、無厭足心,謂頓修多行,情無厭足故。

「六者、無疲倦心,謂於一一難行多時,勇悍無疲倦故。

「七者、常心,謂於一一行,各盡未來際,念念相續恒不斷故。

「八者、不求果報心,謂修此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

「九者、歡喜心,謂凡修諸行,稱本求心,皆大歡喜故。

「十者、不顛倒心,謂凡所修行,皆離二乘,俱絕三輪故。

 

「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一切眾生皆立誓願,將度脫故。

「二者、最勝心,謂度彼要當得佛果故。

「三者、巧方便心,謂求度眾生巧方便法,要當成熟故。

「四者、忍苦心,謂堪忍代彼一切眾生受大苦故。

「五者、無厭足心,謂於一一難化眾生化以無量方便,無厭足故。

「六者、無疲倦心,謂化難化眾生設於無量劫荷負眾生苦,不以為勞故。

「七者、常心,謂於一一眾生盡未來際念念無間,不休息故。

「八者、不求恩報心,謂於諸眾生作此廣大饒益,終不希望毛端恩報故。

「九者、歡喜心,謂令眾生得安樂時,通令得轉輪王樂、釋梵天王乃至二乘及大涅槃等樂故。

「十者、不顛倒心,謂不見能化及所化故。」

 

    学习以上资料,只是为了提醒自己,修行不是消遣娱乐,绝对不是“放轻松”,不是“顺其自然”,不是拥有一副直肚肠这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