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修来一皈依 之 从无知出发

(2009-02-18 23:11:25)
标签:

杂谈

从无知出发

 

今年前去觐见法王,先是呈上供养,将别人托付的问题都向法王作了说明之后,才真正开始自己与上师的对话。

    上师,今年是我第五年来参加噶举祈愿法会了。

      上师点点头。

     依照金刚乘的传统,上师与弟子之间应该互相观察六年。

      上师点点头。

     这几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您。

      上师有点意外。

     从慈悲、智慧、戒律,以及我自己对您的信心等等各方面去观察。虽然还没有到六年,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已经可以确定,您是一位具德的上师,您可以做我的上师。

      上师点点头。

     现在,请您也观察我吧!

      上师笑:需要这么传统?

     是的,请您好好地观察我!

      上师说:好的,我会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告诉你答案。

      需要再等六年吗?

      不需要,上师停了一下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跟一位同去的师兄说起自己对法王的请求,她大惑不解:你不是第一年来就皈依了法王、请他做你的上师了吗?怎么到现在才说要观察?要观察也晚了呀!我的回答,也许让那位师兄更无法理解:万一那时候我错了呢?万一错了总不能硬着头皮错下去,所以观察还是要补上。

  

     说到“那时候”,那应该是2004年的时候。一位七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大宝法王年底在印度有一个法会,你想不想去?” 大宝法王,噶玛巴,就是那位噶玛巴吗?这个名号我一直念了十二年——已经忘了是谁教我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含义;钱包里一直放着那个双目炯炯有神的七岁孩童的照片——难道这个小孩已经长大?“去啊!”我当即回答。

 

于是开始着手准备护照、签证、机票。等到一切基本就绪,给那位朋友去电话:“我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你呢?”他说:“我没说我要去啊,我只是告诉你这个消息而已!”出发在即,才发现自己对那个地方、那场法会、那位法王,一无所知。

 

那时候国内几乎没有关于大宝法王的消息,没有传承的介绍、没有如同剧照一般精美的法照,更加没有大批的法王的“粉丝”。那时候我没有对藏传佛教的了解,所以也就没有那种虔诚;我也看不到对大宝法王的介绍,所以谈不上崇拜;我甚至只有一张噶玛巴七岁时的照片,能不能把他认出来,也不敢肯定。为什么而去呢?坦白地说,真的不清楚。肯定没有什么明确而殊胜的理由,也许只是因为一些隐隐约约的需要,一些模模糊糊的信念,一些一时冲动的决定。

 

还记得是晚上到达的菩提迦叶,找到旅馆,放下行李,到大街上转了一圈。远远看到正觉大塔,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那就是佛陀的金刚座所在,只是觉得:印度教的塔,造型真特别。其实正觉大塔就是举办噶举法会的地方,我并不知道。当时迎面走来一位喇嘛,竟然张嘴就用普通话对我说:“你要去哪?”我竟然张嘴就是:“我来见噶玛巴。”喇嘛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吧!”就走了。我站在原地,茫然地问自己:“明天,明天又能去哪里见呢?”

 

那样无知的我,万一错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