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或不学钢琴,这是个问题

(2011-04-21 19:32:54)
分类: 看着你长大

    三十年前,某市郊区小学的办公室里,坐着一个等妈妈下课的小女孩。百无聊赖之际,她发现了墙角的一台旧钢琴。她好奇的触了几下琴键,高低不同的声音就跳了出来。她来了兴趣,纤细的小手无章法地猛袭琴键,嚣噪的音符在室内撞来撞去。

    没有人理会,也没有人制止,说笑的说笑,批改的批改。惟有小女孩沉浸在她的世界里,仿佛她就是音乐公主,咿咿呀呀的自弹自唱… …

   

    小女孩就是我。这是五岁前留存的唯一记忆,模糊又清晰。与音乐有关,与钢琴有关。然而,现场并没有人说,看,她喜欢琴,她要学吗?

 

    假想过,如果那时开始弹琴,我的轨迹会和现在不一样吗?当然会!会比现在幸福吗?那可不能肯定。

    我只是想到,每个人的懵懂年纪,上帝曾为你开启了很多扇窗。有的窗,因为没有得到关照,而永久关闭了。

    但现在两千万的中国琴童,有多少是真的开着那窗,而有的,是重新砌墙凿的窗呢?当幼儿学琴如同识字课程一样普及,受累的又何止琴童一人? 当近五岁的Zach也面临着这样的抉择时,我很纠结!

 

    Zach奶奶是坚定的支持者:

   “他姨家外孙,才五年级都考十级了,我们也不能落下!”

   “也不是让他当什么家,太累,多样技能就好。”

   “弹着让我听听,我就舒服了。”

 

    Zach爸虽然不是小琴童,但中学开始练琴的辛苦还刻记在心。“旋律为王”是他的论调,言外之意:死弹琴,弹死琴,一点用也没有,作曲才是王道!

    而后感叹:天赋啊,惟有此,沉浸其中才快乐,否则就是痛苦。譬如交响乐,别人能听七八层铺陈,你只能听出二三层,这就是痛苦。

    曾学艺科的我,极能理解Zach爸。艺术这条路,每攀一个台阶,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有体力的消耗,更有精神的折磨。有天赋的人,会来得轻松自如。而没有天赋的,只能笨鸟先飞,往往也能达其所成。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样的话是琴童母亲永远的座右铭。

 

    终究还是与老师见了面。

   “… …至于学成什么样,真的没苛求!”我再次重申我们的初衷。

    老师一如以往的平静:“家长们最初都这样。但看见其他孩子的进步,就失衡了… …”

   “哦,是吗?”心里自问:我,也会这样吗?

 

    小朋友们凑在一起玩,不知谁开了个头,都去钢琴上蹦达了。你方下台我登场,不亦乐乎。Zach也上前大声嚷嚷:我也要弹,我也要弹!

    我听见《玛利有只小羔羊》从琴键上流泻下来,大家给他鼓掌以示鼓励。我谦虚的解释:“只上了两节课。”

    蓦地,脑子钻出一个莫名的想法:如果Zach没有学琴,是不是就被孤立在圈子之外了。这,是不是很可怕。

 

    我还期盼他什么?他不是喜欢舞台剧么,喜欢电影么?那么音乐是很大的要因。对,他不要是什么家,但他最好要懂。音乐感觉要对,最好手头活还能来一点。

    就像《Titanic》中杰可的信手素描,出自导演卡梅伦之手;就像达芬奇是个伟大的画家,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就像演员玄彬在日本演奏钢琴,而赢得粉丝更多追随一样。我明白这就是基本功,这就是综合素质,它是受人欢迎或尊重的价码。

    当然,为此,你要付出代价。一切都不是天外来物。

 

     我们毫不欣喜地踏上了钢琴征程路,我假设,若Zach开始就抗拒,那我们立马就不开这个张。但是,虽不像某小朋友听见钢琴曲响起,自己骨碌就爬起来那样,他毕竟没有抵触。有时还煞有介事地自我安排:“放学了我先练琴,再玩玩具。”有时候还说,幼儿园中午睡不着,我还练手指操呢!

    听到此,奶奶高兴得想落泪:“Zach妈烧高香了,这么听话的孩子。”

    可我还是不敢高兴:儿子,你怎么就这么听话呢?

 

    事已如此,只有折中。钢琴课尽量安排得有趣些,练琴时间尽量短些。在学与不学这个问题上,焦躁不安的不是Zach,而是我。如果Zach禀赋超人,这一切好像不是什么问题。但明显他对绘画和戏剧的兴趣高于此,所以我才担心这种“强制引导”是否会产生正的影响力。所以在陪练的时候,我有时会气急败坏,我很清楚,是自己还没定好心。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还要想明白。

 

   (PS:很希望先生就这个问题,深入地谈谈自己看法,毕竟他也曾专业人士过。但是总找不到好时机。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近日打算联系同窗,就是上述那位“听见钢琴曲响起,自己骨碌就爬起来”的昔日琴童,做一次深入“采访”,让我拨云见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