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咬自己的指甲父母该咋办?

标签:
教育琴童妈妈育儿杂谈正面管教 |
分类: 正面管教 |
孩子挑战答疑
以下内容源自汇智有方学员课后支持系列之一的家长答疑,由讲师对学员的孩子挑战问题进行答疑。您也可以留言孩子挑战,本鲜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发布相关挑战的答疑。
其中涉及一些正面管教工具的运用,可参照文章后面的正面管教工具介绍。
问:孩子最近总是喜欢咬自己的手指甲和脚指甲,幼儿园老师拍的照片也有很多咬的。每次我看见她咬就会提醒她,洗干净再咬或者是妈妈帮忙剪掉。但是她告诉我就算剪了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去咬,我该怎么帮助孩子改掉。
非非(正面管教候选导师):
首先,孩子是可以学会如何改变旧习惯并用新行为代替旧行为,他也会知道自己可以每次改变一小步。
心理学认为你越是不让孩子干什么反而会强化了这种行为。那也有一个小小的例子,有这样的一个研究:把一些孩子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经常提醒A姐的孩子不要撒谎,撒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小孩子应该诚实。对B组呢,什么也不说。结果发现A组的撒谎率比B组要高。那么慢慢的这个行为就成了孩子的一个固定的情绪的一个释放方式。其实,孩子也是受害者,内心不安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啃啃手指,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心灵安慰。
也可能这些行为是引发了父母的焦虑。生活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或者是不良的人际关系会激发这些无意识动作,不少的孩子把类似的行为,当做一种焦虑的发泄途径, 内心不安的时候啃手指来获得一些那些安慰。而这些被孩子认可的行为却引发了父母的焦虑。
父母们试图通过管理、惩罚使孩子摆脱这样的行为。但是,由于孩子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处理焦虑,替代这些行为,甚至有的孩子对焦虑情绪没有起码的觉察和辨识能力。那去禁止她的这些行为的结果,是把问题越搞越大。同时,由于父母的关注,引发孩子越来越关注这样的小动作,最终导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创伤。
我觉得认同、鼓励、观察、等待是帮助孩子走出行为困境比较安全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最应警惕的是不要好心做成坏事。调整你的心态,让自己成为一个赋予孩子力量的父母,而不是过度保护的父母。
【正面管教体系】
“正面管教”体系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四十年前创建于美国。正面管教为了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挑战而设计:能让身心疲惫的育儿过程,转化为家长和孩子都放松、享受的美好过程。
【正面管教课堂】
“正面管教”课堂是“体验式学习”,而非传统说教型学习。通过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的主动“体验式活动”,让学员直接认知、欣然接受、主动参与、立即练习新知识及能力,能达到90%学习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