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2016-08-21 10:53:26)
标签:

教育

琴童妈妈

育儿

杂谈

正面管教

分类: 正面管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DDYM93iaMBL93oHfchbWiaYsA5WibO1mdSSjuCN83LxevzGayria45mNBQ/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为什么说“不为人知”呢?是因为相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来说,他们的学问被传诵的很广,即使我们不知道心理学,还没有学习正面管教或心理学之前,我是听说过弗洛伊德。

虽然当时我都不知道他是谁,荣格我上学的时候也听过,我当时还不太了解他的学说,对于阿德勒我最初的了解只有一句话: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是正面管教的基础。

后来对于正面管教的深入才慢慢的了解到阿德勒是谁,去看他的书,但看到这本书中提到的阿德勒,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牛掰,因为他说了一句非常牛掰的话:将来也许没有人想起我的名字,甚至人们会忘记阿德勒派


“找原因”没法改变一个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TmR69CRDxfWErKsUSqicojuQWKPUGKxiaicwxicoaJXVtbIiaQccAgMZwlw/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这个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

很多人看完都觉得这是一个颠覆的逻辑。

第一次看青年的话,我觉得对啊,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啊,你看我从小到大,没有在一个好的环境下,我受过很多童年创伤,所以我现在的性格才是这样的呀~这就是原因论!

但是阿德勒认为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止步不前,并不是说反对“原因论”,他有他的道理,否则弗洛伊德也不会这么有名。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依赖着“原因论”,我们就没有办法向前进。我们关注点一直在过去,这和我们正面管教理念是一致的,在家长课上我们一直强调的:我们要关注解决办法,而不是过分追究原因。我们要引导家长向前!!!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NSPoWQjqmvADw99ibJBUjPRweBYmv1JJicKuvliajUekKh7FOgzI1OUOQ/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的心里也在打鼓,因为我学到的很多理论确实是有心理创伤存在的,这个创伤的存在的确是会对现在造成影响的,并且还有很多案例。为什么阿德勒会说心理创伤是不存在的呢?

这张图片上的人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他拍的视频叫“蝴蝶马戏团”,是“目的论”的一个非常好的解说:我的身体是有缺陷的,我从小受过很多非人的侮辱,受过很多的心理创伤,所以我没有办法去享受生活,没有办法去成功。

但是直到他遇到了“蝴蝶马戏团”的团长,团长并不这样想,没有去同情他,也没有拿他的这个缺陷去做展览,而是让他自己去选择,最后这个无手无脚的人掉到水里学会了游泳,并以此作为在马戏团的一个表演,这时他的表演是发自内心的,当有缺陷的小孩来拥抱他时,他能立刻感受到那种力量,他不再用过去的经历去诠释现在,他的人生不再是别人赋予的了,他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了。

 

这节中青年还举了一个例子,想来把哲人辨倒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LtHSb1CYIQtHA2RqufSGaF6ibvic0N5x1FOjtNjjicBoYR0WtYgXHpfqw/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当我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对“目的论”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时哲人提出了阿德勒的一个理论: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在讲师班的时候会把这个作为一个重点来分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6hkyvY8EsrxjuEU4J9PPXPwd2tRbn9MibiaxZvZfibwvyJO9gTcW8ibaLA/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这是我在讲师班中用到的海报

下面的标题更具震撼性: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初看到这个标题很颠覆,但看完之后又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n1aMxebbzyPHib4K1AOvqGnZSFRdXhpeL5cPBKMkQDzfMcEX2IyhdRw/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听青年讲的时候觉得挺有道理的,我们正面管教也讲到了手掌大脑,在动物脑的时候我们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但看到哲人的解析后,你会发现对于这个青年来说这个愤怒只是可放可收的一个手段,只是他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哲人举了一个母亲和女儿吵架时接到一通电话时对愤怒情绪的控制来说明这一切。

我们仔细想下我们自己的怒气是不是很多时候也是有目的的呢?比如我有次去停车场,着急接孩子,可是没有停车位了,我就把车横在了别人车前面,这时保安来说:你不能这样停车。

我着急接孩子就说:我就停两分钟。

保安:不行,不能这么停

我突然就来了一个怒火,说:是你们没有车位了,凭什么还怪我!

等我怒火发完了,保安就回去了,当时这个怒气就为我所用,帮我达到了目的了


弗洛伊德说错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iatQ9yEfHaCW1DTw5Gq2qquV4oZLtoLJmzREDnE4Vo5tWHEvicZXqW4A/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弗洛伊德是谁啊?他是很多人心里的神,他的学说传播了这么久,怎么会用这样的一个标题呢?事实上,这个又是一个“目的论”和“原因论”的一个探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UOrAxPUjaibcCibybo6MeqGPCwoRLOdNlf3y2wtFYWEbJYQL4NsYhawA/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这一个小标题就回答了——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所以我们回到“蝴蝶马戏团”的尼克•胡哲的例子,他可以选择不幸也可以选择新生活。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不幸呢?这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概念,是关于“善”与“恶”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cTQLnuXTXECkHuoqLeUlysLqU68R3NpsEAhepuyS6GhFGq00YIHia7A/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比如:我从小是一个留守儿童,爸妈都不在我身边是我的不幸原因,当我不断的和别人说我是留守儿童,来获取其他人的同情,这个同情就是有好处的。

下一个章节,为什么有很多人说我没有办法改变,其实是因为人们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我常常在课堂上听到有学员问导师:老师,我特别的不自信,你看我能怎么办呢?

导师这样回答她:你说你不自信的时候挺自信的呀!

其实是有多时候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结合上一章节的内容,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有“善”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vaKwepScDozTo1CiceZBstYKkyXzBRmCTcwUJ6H4mGj6ZMWLibM6Dicug/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OW8ZLOiaCxJR8fYUUicUoTJeOpIr1G1tuKDKVzVr3SSzwSy8p7BJrkq9khEaFZMrHc1W8PDdAOot4g/0?wx_fmt=jpeg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TITLE="《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

对于第一步更好的理解可以是:接纳自己的现状,或者哲人说的“悦纳自己”

我们现在是一个成年人,任何时候都有关于自己生活的一个自主权,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成年人的态度。看完这一夜,我了解到阿德勒心理学是

蛮成年人的心理学,不是把人退回到一个“巨婴”的状态,内在小孩要去内在父母的关注或退化到要周围的人的关注,而是一个成年人的心态,成年人的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 <wbr>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