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分享 -- “首张卡片”更多反馈及解决办法

(2012-10-23 09:24:01)
标签:

家长课堂

美国认证

育儿

正面管教

试听课

分类: 正面管教
又陆续收到试听课其他妈妈们的反馈,给了我展示了更多的不同。让我的思考角度更加开阔。

***

高然:

非常高兴昨天参加了正面管教的试听课,气氛热烈,在愉快的心情中自省,实在是一种令人不得不喜欢的方式。
“在愉快的心情中自省”-- 多精炼准确的表述,这就是“课堂”和自己看书的最大区别之一!


谈谈我对课程安排的感想,首先肯定你对节奏的把握,表现的非常及时,整体安排也不错。我个人觉得课堂有点乱,原因主要是人数过多,一些细节安排浪费了时间。

比如,我很喜欢你在我们写自己状态时,过来两次提醒时间。这个如果用在分组表演时就好了,开始给大家五分钟,自己安排角色,规定什么角色必须是本组人扮演,即兴真实的表达。椅子提前摆好都结束后再动,最好是爸爸妈妈孩子都面对观众,并给他们做一个我们名片卡那样的挂牌,知道谁是谁。再就是表演时,要求观众应克制音量。虽然那个环节让我觉得异常欢乐,但实际上我根本没怎么听到主角们在说什么,没有看到他们的表情,而我个人感觉真实度也欠缺。于是乎后面的分析解答就觉得意义模糊,感受力弱。

另外,作为参加的妈妈,大多都是带着一肚子迫切问题等待解决的,虽然我个人也觉得所谓‘案例分析’是一种风险说教,但如何能让妈妈们更确切的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而吸引更多人走入课堂,可能是一个长久需要去推敲摸索的问题吧。
还是“鱼”和“渔”的矛盾。不过我已经开始有解决方法的思路了!

最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约定不要“抢话”,至少听一个人完整的说完再让其他妈妈表达意见。或许这也会让课堂有些沉闷吧,哈哈。总之,还是很感激你给了我们这个平台,期待下一次课程。
课堂几乎所有家长都想尽情表达,既要让大家尽可能都表达出来,又要尽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还要保证教学的目的和课堂核心 -- 这也是平衡。所以,“合理自然打断学员过多表述”,也是讲师内部测评的标准之一。

非常感谢高然!


***

皓妈:

你好,我迟迟不肯下笔写反馈,不知道我听懂了什么?我不敢冒然下定论,今天我又想了一下,提以下建议

主题课为什么非得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呢,说实话我觉得TOPCARD 的内容似乎太多了,不好意思的是:我觉得似乎跟不上你们的思路,给我的感觉就像在急忙完成一件事情似的,我得“赶紧跟上先别思考了先完成这节课再说吧”。我相信到了当妈妈的这个年龄,都是慢热型的人居多,上完一节课后给我的感觉就像囫囵吞枣,没有留下什么思考,而且感觉还不是很舒服,狮子妈妈们都太强势了,我们都插不上嘴,参与的少了,自然就跟不上思路了。(而且还有点被忽视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课堂上老师对好的学生加以赞赏而对差生不理不问)。可以像整期课一样,分几次进行,或者你们可以试验一下。
Top Card适合做主题课,不太适合给第一次接触“正面管教家长课堂”的人做试听课。以后的试听课应该不再用Top Card做试听课。具体改动稍后说。


就像昨天我上LINDA的课,给我的感觉就像缓缓流过的溪流,不温不火的进行着,每个人都把学到的工具在课堂上反复利用到掌握(回到家以后就可以用)。很明确这接下来的几天我可以去思考我学的东西,可以就角色扮演体会更深的东西,包括孩子的和我们自己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什么都记不住了,就像了解似的慢慢地进行,一点点深入。你还一再地强调我们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你看我就知道舒服,就会永远跟随控制或狮子一组,我觉得说一下就好了,没必要再讲好几次。如果跟随是缺点的话,可以适当鼓励一下。给那些爱沉默的/行动力迟缓的人一些动力,就像课上讲的给我们自信(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你觉得呢?)-------我觉得就有点像贴标签,虽然也反应了一定的事实,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不舒服,就像我们是很拖拉的那种,我不是在批评,只是讲一下我的感受。
“一个团队既需要榜样、也需要管理者、也需要跟随者、也需要黏合剂”-- 大概我没有把这个意思完整、清楚、令人印象深刻地表达出来。

朋友Cici
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别人还是推着架子车赶路呢,Elly已经是波音747的速度了。”所以另一位朋友虫虫在否定我的想法时,常说一句话:“太早了,太快了。”我现在也常常提醒自己:slow down

这个性格特点(其实没有所谓优点或缺点)在第一期讲师班的第一次课上,也表现出来 -- 我对大家的期望脱离了现实,反而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结果。


优点是你给我的感觉是:你的掌控力和条理性,还有能在三个小时内始终跟上学员的思路,而做出你的见解和评论,这一点让人佩服。

***

Amanda:

怎么说呢,觉得ELLY的试听课,更加适合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正面管教理念的人。而且很多人,是带着问题来的,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中国传统的思维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ELLY的那种引导方式很符合正面管教的理念,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需要答案的群体,也要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不告之。

希望通过实践慢慢找到“鱼”和“渔”之间的平衡。


***

宝恩恩:

这节课上得太值了,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行为习惯居然会给人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也从来没有发现原来我们全家都是老鹰,也恍然大悟恩恩的种种行为习惯背后所代表的性格特征。总之,我越来越喜欢正面管教了,也越来越喜欢给我上课的你们,linda还有你。

宝恩恩正在上课,感受很不同。所以Top Card确实不适合做试听课,主题课更合适。


***

“正面管教”让我以及团队其他讲师学会了:关注解决办法,和集体智慧。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这组教学矛盾:“鱼”和“渔”。朋友的两句话话果然点醒了我:Meet people where they are(让自己的教学符合别人的现状) 和 teach all levels at the same time(不同层次 同时教学)。我今天将这两句话做成了一张彩色海报,贴在了教室里。

在这两句话的启发下,讲师班的解决方法:不仅仅关注“怎么讲”,而更多关注“讲什么”。提前一周发给讲师们课前预习内容,包括课堂环节及时间、美国教材内容索引、活动讲解人、我自己编写的“讲师用教材”、我个人课堂经验(后两者仅供参考)。每项活动的测评标准,也从“教的方法”,转向“教的内容为主,方法为辅”。

试听课解决方法:以介绍为主,让家长了解正面管教、家长课堂、讲师、学员、课堂环节;通过课堂环节举例,帮助家长解决一到两个实际问题。

最后一点很难,试听课的家长还没学习正面管教工具,也还没有正面管教的态度。课堂上的解决方法,有可能在实际应用时走样 -- 对于这一点,我想,也许可以尝试“正面管教”的另一个核心:一次一点点进步(baby steps)。

Courage to be inperfect 有勇气不完美

Practise makes progress 实践产生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