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甄小美音乐会大翔三岁混血 |
分类: 育儿心得 |
圣诞节甄小美学校放三周假,我们又每天在一起。我的工作非常忙,并且准备回我的父母家。我们仨每日耳鬓厮磨地混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快。
从两岁到三岁,这一年,甄小美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强烈,对自己的意见表达越来越强烈,对自己和爸爸妈妈一样,是家庭中平等一员,认识越来越强烈。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不停地跟甄小美对抗 -- 她要做,我不要她做;我要她做,她不做。
有天晚上洗完澡,甄小美问我能不能吃婆婆寄来的圣诞手杖糖?我说:“不可以,要等到圣诞节的时候才能吃”。甄小美皱着眉头,很厉害地“通知”我:“我现在要吃,现在!”我回答:“不,不行。”甄小美气急败坏地大喊:“妈咪,你不要说‘不’!你要说‘是、是、是!’你这样很不好!我要让你time-out!”
我很严肃地看着她:“你不能用这样的态度跟我说话。”甄小美更大声音喊:“我可以!我可以!我可以!”我说:“不可以,你这样的态度很不好。你看我没有用恶劣的态度跟你说话,你也不能用这样的态度。”甄小美狠狠地跺脚,眼泪流出来,非常生气地哇哇大哭,同时唧唧呱呱地大喊大叫,还抬起手想打我。我平静但严肃地继续说:“不能打人,再生气也不能打人。如果你实在非常生气,你可以打枕头,打垫子。而且,哭没有帮助。我听不懂你说什么,你好好说我才能听懂。”可甄小美使劲大喊:“我不打枕头!我就不打!你不要跟我说话!”
这时候,已经和糖无关了。我们的对抗实质是“power fight”-- 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而我认为这个方式不可以。
我不能让她平静,心里挺郁闷,叹口气,坐在沙发上不理她,感觉这根本就像两个大人在吵架。
后来怎么和好我已经忘了。但这样的事情随着甄小美长大,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发现自己说“不”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假如我是甄小美,每天听到这么多“不”,那我该觉得生活多艰难、多痛苦?!我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我不让甄小美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决定做事情?是因为我认为她自己的决定不对、她自己做不好 -- 是因为我没有完全信任她。
我决定让自己完全信任她,给她权力,给她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这样的结果真的会很糟糕吗?
她想把十几件下午茶玩具都拿到澡盆里玩,可以。
她要自己在面条里放很多很多奶酪粉,可以.....
除了原则性的情况,例如打人、看电视时间超过20分钟、危险情况、随意买东西、吃零食等,我尽量附和甄小美,按照她的意愿行事。
她放假的第一周,我带着她去跳ZUMBA。我提前告诉她:“这是大人的课堂,因为你不上学,我带着你一起去。你尽量不要到处跑,这样不但会影响别人,而且有可能伤害到你自己。当然你可以跟着我们跳。”
甄小美先坐在瑜伽垫上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慢慢站起来,伸手伸脚地模仿。又过了会儿,她“加入”我们,站在我旁边,跟着一起“跳”。虽然有点碍事,但我提醒自己尽量不要说“不”,没有理会她,仍然像平时一样跳。甄小美“跳”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跟不上学不会,又回到了垫子上。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甄小美拿出水瓶,自己拧开盖子喝水,但不小心把小半瓶水洒在了地上。我差点过去,但忍住了,让她自己处理。甄小美拧上水瓶盖子,拿过我擦汗的毛巾,跪在地上用双手擦了起来。毛巾比较小,擦了好一会儿,地板还有点湿,甄小美便一直擦...音乐结束,我走过去跟她开玩笑:“哇,你在清理水呢。像辛得瑞拉(灰姑娘)一样。”甄小美觉得这个比喻很有趣,大笑说:“我是辛德瑞拉!”我又问她:“这样已经可以了。如果你觉得还想继续擦,那你就继续擦。如果你不想擦了,就不擦了。”甄小美放下毛巾:“我不想擦了。”
有天甄小美要吃冰激淋,我说好,让她自己去拿。甄小美拉开冰箱门,拿出一盒冰激淋,又自己拉开抽屉拿出勺子。我提醒她:“吃得太多你的肚子会不舒服,你知道的。所以你自己决定,你有权力自己决定吃多少。”甄小美欣喜地作了决定:把一整盒冰激淋都吃完了!
不到一个小时,甄小美说:“我肚子疼,我要呕吐。”急步走进卫生间,扶着马桶开始呕吐,一股巧克力冰激淋的味道。我一面帮她清理一面安抚她。好在甄小美从小肠胃就很不错,呕吐完就好了。
我问她:“你知道刚才为什么呕吐吗?因为冰激淋吃得太多了。就这么简单。”过了会儿,罗大翔回到家,甄小美跑过去汇报:“爸爸,我刚才呕吐了,全是巧克力冰激淋。我吃了一整盒。”然后叹口气,摇摇头:“我吃得太多了。”从那次以后,甄小美再也没有把一整盒冰激淋全吃完。
随着给甄小美越来越多的power和自由,甄小美也给我们很多信心。她不小心把裤子尿湿一点,却不想马上换。我告诉她“好吧,等你准备好了告诉我。”结果她自己搬着塑料台阶拿了干净内外裤,自己换了。
两三个月前开始,甄小美在家不愿意坐在餐椅里,而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椅子上吃饭。我们同意。她吃一会儿就溜下椅子去玩。我和罗大翔告诉她:“如果你想像大人一样坐在椅子上,那也要像大人一样遵守吃饭的礼仪,不能一边吃一边玩。”
可是甄小美并不认为自己在玩:“我的狗狗也饿了,我要给它吃东西;我要去看看乌龟;我的娃娃在哭;我要先去工作...”我们对她说:“好吧。你有权利做你认为比吃饭更重要的事情。不过我们吃完,这顿饭就结束了。如果你等下饿了,只有等到下顿吃饭。你是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呢?还是先吃饭?”甄小美爬回到椅子上:“我认为我应该先吃饭。”
有天我们仨去地下车库,我和罗大翔在说件重要紧急的事情,甄小美忽然竖起指头:“嘘!”我们俩没有关注。甄小美提高声音继续“嘘!嘘!”我们还在说话。甄小美大喊:“你们不要说话!要安静!”我和罗大翔对她说:“爸爸妈妈在说话,你不能打断我们,要耐心等一下。我们说完了就会跟你说。”可甄小美急赤火燎地喊:“你们要安静,车子们在睡觉,这是车子们的卧室!” -- 地下车库,是“车子们的卧室”。
我和罗大翔一致跟甄小美和车子们说“对不起”,保持安静,一直到出了地库。
给甄小美更多权力和自由,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件每件每件小事,我都在心里分析衡量:如果给她完全的权力和自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在给她权力和自由,还是在惯她?
绝大部分时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正面而积极。我心里最深处,清楚甄小美是个有观察能力、有独立能力、知道自我保护、明白好坏规则的孩子!在这个基础上,给她权力和自由,就是让她自己分析、认知世界、承担结果和责任的过程。
甄小美耍赖皮坐在地上尖叫哭闹,我坐在她旁边:“我知道你生气。你可以哭闹,也可以坐在地上。等你哭完了,准备好回家了,就告诉我。”然后玩我的手机。不到一分钟,甄小美站起来:“妈咪,我准备好了。”
我和甄小美在街上走,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我跟着她走走停停,平时十分钟的路,走了半个多小时,获得了很多快乐。
附近一家餐厅开业,甄小美爬上台子跳舞,罗大翔任由她去,只站在旁边防止她掉下来。餐厅里的人都看着他们
某教堂的圣诞节音乐会在室内篮球场举行,我们仨去看热闹。音乐会气氛热烈而自由,甄小美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坐在后排,自己走到最前面。我想去把她抱回来,罗大翔制止我:“不用担心,不用管她。她肯定没事儿。”
我悄悄过去坐在第一排的椅子上。整场音乐会一个半小时,甄小美大部分时间坐在地板上,入神地听着包括弥撒亚在内的圣经音乐,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或安静或起舞,像个音乐小天使。完全不用我管。
视频是甄小美在听音乐,旁边的一个陌生的大男孩故意吓唬她,想跟她玩。甄小美没有被吓倒,还没忘了给表演者鼓掌。
三岁的甄小美,一个兀自成长的天使。“三岁”的我们,也在成长,也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