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以通为用
(2022-06-02 09:05:36)
标签:
气血以通为用活血化瘀衰老气滞血瘀病因病机 |
分类: 原创 |
中医认为,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其实体与功能、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之功,血有营养滋润全身之能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不同,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种类,血也有心血、肝血等不同名称。
气机是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主要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只有气机调畅,升降出入平衡协调,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发挥。而血非气不运,血的运行又依赖气的推动和固摄。总体来看,在气血数量能够维持基本生理需求情况下,气血畅通与否是更加需要考虑的因素。
气血以通为用,可以清晰地体现在人体生长壮老过程中。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不仅以肾气作为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标志,还重视气血流通在其中的作用,指出“气血以流……长有天命”。后世医家在论述衰老机制时,也往往把肾虚、血瘀、气虚等相提并论。
在前人的医案、医话中,气、血亏虚案例比较多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单一的气血亏虚证候已经有所减少,而气滞、血瘀等气血阻滞证候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
在中医现代研究中,活血化瘀理论研究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对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药治疗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都存在瘀血深化的表现,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活血化瘀对于延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应用气血以通为用的观点,需要对导致气滞、血瘀的病因病机进行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除了重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的直接作用外,还需要对人体正常生理变化以及体内病理产物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拟订治法、选方用药、善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