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可以承受委屈,但需要缓冲的余地

(2019-04-19 15:34:44)
标签:

学生

家长

悲剧

教训

思考

分类: 原创
4月17日,一个17岁的男孩因为学校里和同学的矛盾而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时冲动之下拉开车门跃下卢浦大桥身亡。虽然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每次看到新闻时,心里总有一种酸楚、痛心的感觉久久挥之不去。
每一个类似事件,总有这样那样的起因,或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因为打游戏放松心情,或是被老师批评误会、与同学产生矛盾,等等。但归根到底,发生最后的惨剧还是因为孩子心中的委屈得不到理解,情绪爆发之下才走上了绝路。
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因为孩子坚毅、豁达的性格需要家庭、学校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也需要其自身不断地进行磨练。曾几何时,社会上抱怨70后、80后、90后难堪大任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现如今他们都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了。
每一次的冲突不管对错如何,在孩子自己心中往往都是觉得很委屈的。他们甚至在学校有了委屈还要回家倾述,就是希望得到理解和安慰。而我们许多家长特别是虎妈、虎爸们则常常忽略了这一点,不问事情缘由,不给辩解机会,不懂先扬后抑的策略,上来就是指责、批评,孩子自然经受不了。
千万不要小看交流的方式方法问题,很可能在你的不经意之间,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但没有得到释放,反而进一步激化,从而产生轻生的冲动。正如网上评论所说,因为有了无数次的这种累积,才会让他们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来跟父母断绝任何联系。
孩子年龄小,遇事容易偏激,此时家长就一定要冷静才行。先要扮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再对孩子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做的不对的地方有理有据地帮助分析,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明确认识及后续的应对。平时家长给孩子建议的学习目标等也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于苛刻、强硬。
孩子终究要走向、适应社会,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必要。事实上,他们也是可以承受委屈的,只是需要让情绪有个缓冲的余地。家长哪怕不能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商量对策,至少也要给予他们时间来淡化不良的情绪。其实,想想大人们自己在委屈至极的时候,又能强到哪里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