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中医畅想

(2019-03-18 11:15:44)
标签:

未来

中医

预言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分类: 原创

100年以后,中医仍在,而且还“活”得挺好。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困扰当今世界的医学难题如癌症、艾滋病、人体器官更换等已经解决,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的传染性疾病、现代文明病及全球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等继续困扰人类,不求明确病原、擅长扶正祛邪、崇尚防范未然的中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那个时候的中医,跟当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应该已变得十分紧密,与传统的中医形象会大相径庭,中医、西医之间的交叉、融合也逐渐深入,中西医结合开始从简单的联合用药向理论、技术的深层次结合发展。

得益于持续深入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中医药现代研究,那时候的中医药理论应该已经有了现代语言的表述,而不再是简单套用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名词。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医药理论不断去芜存菁、创新创造,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引用于当代科技的名词和原理出现在中医药理论表述之中,使得讥讽中医药不科学的人也少了很多。

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应该是中医100年后的常态。由于有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后台支撑,中医医生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人都可以是“AlphaGo”。因为法律主体的限制,人工智能还不能独立开展诊疗活动,只能提供诊疗建议供中医医生参考。那时候中医医生的水平往往取决于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程度,高水平的中医医生也不再是“老中医”了。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中医诊疗技术、器械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诊疗设备也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远程中医诊疗因为有了技术、疗效的保证而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中医看病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发展,那时候的养生保健其地位、作用已经跟医疗卫生相当。100年以后的中医养生保健,已是必须拥有专门资质、得到政府许可才能做的工作,中医医生要开展此项业务也同样必须考证才行。

中药的创新发展在100年以后也是翻天覆地的。中药饮片直接煎煮服用的模式应该已经被摒弃,利用度高、质量可控、安全方便的中药饮片颗粒剂都已经算是比较“古老”的形式了。基于有效成分原理和技术的组分中药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各种中药剂型。许多西药也被赋予中药特性,而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广泛地应用。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也将更加多样化。除了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熟练应用相关信息技术的临床人员之外,中医药研究人员的培养将变得十分重要,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会更新、更高。而在人才评价方面,国医大师、名中医之类的评选已经没有必要,因为网络和大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充斥整个社会,各种服务数据的排行随时随地就可以单个或随机组合查询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