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个商业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户外广告明显更多。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都知道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这是一部以“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为题材的电影,反映了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初期霓虹灯闪烁的大上海的一段斗争经历,所谓的霓虹灯就是指户外广告牌。在反映香港故事的电影中,户外广告更是给人铺天盖地的感觉,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香港的商业发达比上海还要更领先一步。
早期的户外广告基本上都以标牌、灯箱、霓虹灯为主要形式,设在企业、单位自身建筑物上,内容以机构名称、标识为主,有些也会有简单的主营业务字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除了南京东路、淮海中路等主要商业街道之外,上海其他地方的霓虹灯还比较少,晚上在马路上行走,看到的光源多半也只有路灯而已。如今的上海市区已大致可以说是不夜之城了,除闪烁的灯箱、霓虹灯之外,主要街道的楼宇也有景观灯光,在建筑物外墙上甚至还有巨大的电子广告。
除了商业区内商家的标牌、灯箱、霓虹灯之外,上海最常见的传统户外广告就是路边的各种广告了。一是在建筑物的楼顶、外墙设立铁架,放置印刷在广告布上的企业广告;二是利用电线杆等路边固有设施悬挂的临时广告(例如政府举办的某个活动、社会团体的慈善宣传、企业组织的体育赛事、文娱节目等的宣传广告);三是充分利用公交车站改造辟出的空间,放置新型灯箱广告和LCD看板等;四是利用流动的公交车身做广告。曾经有一段时间,公交车身的巨幅广告甚至遮住了车窗,不仅影响乘客的视线,也不利于行车的安全,后来不知是否因为整治的原因,这一现象如今已比较少了。
其实,公交车身等广告并不是最大的一种,真正算得上大的是高立柱广告牌,这种广告牌还有一个通俗的名称——“高炮”。“高炮”一般都位于高速公路两旁,通常是下面一根高大的立柱,上面一块巨大的长方形广告牌子,为的是让远处驶来的汽车内乘客能够老远就看到广告内容。“高炮”在市区内的兴起,应该是内环高架建成之后,因为只有“高炮”以及高架旁建筑物上的广告能够被高架上行驶的车辆看到。随着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以及外环、中环、郊环等高架、快速道路的兴建,这种广告也不断增多。估计也是因为安全因素考虑,市区内的“高炮”数量并没有增长的太快,甚至在市区中心还拆除过一些。
另一种既大又新的户外广告形式是超大的电子屏幕广告。最早引起注意的应该是外滩对面、黄浦江边的超大型电子广告牌,因为占据了绝好的地段,外加新颖的形式,让人想不注意都难。可惜的是与电视广告相比,内容创新方面略显不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广告没几个。如今的上海大街上,大型、超大型的电子屏幕广告比比皆是,不仅出现在广场等开阔的公共场所,在商业大楼的外墙上更是数不胜数,甚至于黄浦江上也有流动的电子屏幕广告船,因其光亮实在耀眼,一度还引起是否光污染的争论。
相对于传统的户外广告形式,随着液晶视屏的普及,近些年来上海的户外视频广告发展势头异常迅猛,主要集中在公交车、地铁以及楼宇的大厅、电梯之内。记得刚开始在公交车上安装液晶电视的时候,其广告内容还非常少,现在则是比较多了,不仅有商业广告,也有公益广告,还有新闻、娱乐和知识类节目。但公交车上视频广告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商业广告的重复播放太过频繁,一趟较长距离的公交车乘下来,同一个广告至少要看四、五遍,且持续时间多半在一个月以上,如果是每天都要乘坐这一路车的话,所受的视觉折磨真是难以尽言。
地铁上的视频广告相对来说对乘客的视觉折磨更小一些,倒不是说内容方面好了多少,至少其安装的位置在侧面,加上光线原因,对人的视觉冲击要小得多。曾经有一段时间,地铁二号线每天播放三分钟的地铁剧《晴天日记》,让人耳目一新并迅速走红,尽管这实际上也是广告营销,但大家都能接受,只可惜类似的广告还是太少。而去年在公交车上播放的一个网络公司的广告,故意把“你设置了没有?”简化为“你设了没?”,同样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但这种“擦边球”实际上是行走在道德的边缘,不要也罢。
大楼内的视频广告主要安放在电梯旁边和电梯轿厢内,基本上是利用人们等候、乘坐电梯的空闲时间作文章,和前人利用“三上”时间读书异曲同工。因为人们等候、乘坐电梯的时间比较短,这类广告的内容就比较单一,重复播放的频率也很快。这种视频在商住楼、居民楼相对更多,政府机关、学校、企业比较少见。由于控制了音量,影响视觉的时间短,所以有意见的人并不多。即使有意见,也主要是针对物业收取广告费之后,收入的用途是否恰当等问题。
真要说起来,上海还有一种“户外广告”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众多的非法小广告。这种小广告普遍存在于路边,张贴在墙面、电线杆、公交站牌等处,或插在停放的汽车玻璃上,安放在小区的大门边,甚至直接喷印在马路和人行道上,就像人身上无法彻底杀灭的疥癣一样,让人倍觉难受的同时又忍不住偶尔瞄上几眼。因为小广告严重影响市容整洁,每当城市、街道迎接某个活动之时,有关方面总要大张旗鼓地予以剿灭,平常的时候也总有一些志愿者拎着工具自发清除,但始终不能根治。
小广告的内容五花八门,常见的有办证、家教、家务、搬迁、寻人、寻物、二手车等等。因为不受人欢迎,张贴小广告往往是在行人稀少的时候,采用一刷一贴或一撕一贴的快捷方式,在你还没看清他的动作之时就已经完成了。但一些散发小广告的人就大胆多了,在上下班或是节假日人流集中处,常常可以看到拿着小广告纸或卡片的人,逢人便递上一份,有的则是在红灯前的车流中穿行“插卡”。张贴、散发小广告的多是民工模样的人,有一次在居住的小区门口看到一个衣着时髦的年轻女子在张贴广告,一看才知是寻找走失的小狗妮妮,上写悬赏5000元等等,并特意提醒小狗已绝育,没有繁殖价值,署名是“妮妮妈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