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捉鱼

(2024-06-12 09:22:26)
分类: 年幼时
捉鱼
  夏日炎炎,高温席卷了大地,就像一个大大的烤箱,随时都能把人烤成一种美味,并不需要复杂的烹饪。脑子里忽然间想起了童年在水边玩耍的画面,那是夏季最解暑的去处,捉鱼,也成了避暑之余额外的欢乐。
  小时候,自己的家和老家的家,都是在河流的不远处,家里旁边的河叫长虹渠,是贯通县城两条自然河流的导流渠,平时河水不多,小鱼小虾不少,但河堤很高,大人管也的严,总是不让去河边。老家是大功河,在这儿就不一样了,河床平,河面不宽,小桥离水面也很近,非常适合河边玩耍。
  因为没有钱,不能去买鱼钩,尤其是硬度很高,带倒刺的鱼钩,那是不敢想象的奢侈。但条件是不能打倒聪明的自我,自己早有准备,从家里带了几个大头针,用手掰成鱼钩形状,用一根长线系结实了,再绑一截高粱杆当水漂,再找个长的树枝就是鱼竿,自制的渔具就搞定了。在河边没有水的地方,抓几支蚯蚓做鱼饵,挂钩之前必须把它拍到不会动才行,活的直接串鱼钩,在水里会脱落的。这些知识都是小伙伴们集体的智慧,而这些智慧也来自大人的耳濡目染。一切准备就绪,坐在小桥上,甩下鱼竿,等待收获。
  这种方法来钓上来的多是白条,偶尔有个鲫鱼,大大小小的,来的很慢,由于鱼钩是大头针做的,硬度不够,很多时候容易脱钩,搞上来一看鱼钩都被鱼拉直了,弄上来这几条鱼也不值当炸一回。脑子开始琢磨怎么能快速地捉到更多的鱼,也好早一点过过嘴瘾。
  有一天在小桥上琢磨,看远处好像是飘来一只老鳖,圆圆的盖子,用腿在慢慢地游,顺着水流离自己越来越近。到了近前仔细一看,哪里是老鳖,原来是飘着的半个甜瓜,一圈白条儿围着甜瓜在啃食,忽然明白什么,转身向家里飞奔而去。到家里找个废旧的窗纱,又找了一个铁丝弯成一个圈,拿出针线将窗纱缝到铁丝上,管不了什么工艺,歪七扭八的搞了一个渔网,在找个棍子绑上去,兜里揣上一个馒头,飞奔回到小河旁。把馒头掰开了,捏成一团,往河水上游方向的远处猛地一扔,把网放到水里,等待馒头带着鱼儿流过来,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鱼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傻,虽然也抓到了几条,却没有得到想象的收获,也或许是过于心急,总是不能保持安静,总是眼看着鱼儿即将入网了,激动到手一抖或者他人一吵吵,一下子就把它们都吓跑了,落了个空,赶紧总结教训,思考更好的方法。
  偶有一天,看见一个大人带着一个草帽,坐在水边凳子上,脚下向前伸出一个长长的杆子,杆子头上伸出两个交叉的竹条儿,伸到水下,他手里拽着一根绳子,安静地看着水里,还抽上几口烟,看上去很悠闲的样子。我也完全不懂,也在不远处安静地看。忽然,这个人站起身子,用力拉自己手里的绳子,一个大大的网兜就被提了起来,那根长长的杆子,原来是杠杆作用,脚下的一头是支点,另外一头上是个放到水底的大网。随着大网的收起,开始看见里边有跳跃的小鱼,慢慢地提起慢慢地靠近,哇,好多鱼,在网兜的底部成了一团,拼命地跳跃,试图逃回水里,可是一切都晚了。大人又拿起一个小的网,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一网一网打起来,倒入自己的盆子里,我赶紧跑到近前,大大小小的鱼,太多了,还有平时看不到的品种,看着都兴奋不已。我问这叫什么,大人说这叫“搬罾(zeng)”,也可以叫“罾”,我仔细看了它的构造,记在了自己的小脑子里。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自己回到家里开始寻找材料,做了一个缩小版的罾,用竹条十字交叉绑好,头上分别绑住窗纱的四个角,没有找到合适的杆子,就取消了,直接做成了手提版本。拿了馒头和小水桶,准备开启即今天的“大收获”,跑到桥上,直接就甩到水里,手里提着绳子等待,发现太轻在水里不稳,于是用一个小砖头压在网的中间,解决问题。等啊等啊,就是不见鱼儿聚集,忽然想到了,是没有吃的,掰了馒头捏成团,放到网里,慢慢等待,有了诱饵果然不一样,很快进就有小鱼开始去吃,聚集了几只,我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慢慢地提升自己,即将出水面的时候,猛地一加速,一个也没逃掉,这该是多大的惊喜啊,用手捉了鱼放到小盆子里,别的小孩跑过来争相来看,我脸上的此时的小表情,那是无比的傲娇,无比的荣耀……
  有时候,在河边草丛和泥泞结合的地方,肯定有很多泥鳅,将裤腿卷起到膝盖以上,在黑泥里摸,因为有泥鳅的地方,泥上边会有一些痕迹,顺着痕迹往前找,很容易找到它栖身的地方,用手猛地往泥里一抓,一般都能抓到东西,记得有一次是找到了泥鳅的一个聚集地,竟然抓了十几条,有几条还是挺肥大的。抓泥鳅的手法很关键,如果是抓住它的身子,很容易被它逃脱,需要迅速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身,大拇指和另外一个手指配合,紧紧箍住它的身子,泥鳅那是插翅难逃,这个手法时候我的妈妈教我的,还教过我怎能开膛鲶鱼和黄辣丁,和其他的鱼不一样,不是直接在肚子上开膛(因为太滑,容易伤到收),而是从鳃下的三角处用手一撕,简单奏效。
  还有一次,发大水,河床里慢慢地都是水,黄色的,里边有各式各样的东西,西瓜,淹死的猪羊,树枝,当然也带来了平时见不到的大鱼,这时候已经初中了,技术实力也提升了不少,做了一个网子,抓到了几条大的鲤鱼,回家炫耀,结果被骂的不轻,万一掉到河里,小命是不是就没了。大水半退的时候,又看到了有人在撒网,就是一张大网,借助身体旋转的力量,借助离心力撒下去,一张大大的网入水,在慢慢拉起,又是好多鱼,这一次我看到了一种小鱼,身体像是小鲫鱼,但很薄,身体上的鳞片浅浅的泛着七彩色,不知道它叫什么,撒网的人说它叫彩虹鱼,这种第一次见到漂亮的小鱼,我至今都记忆清晰。
  再后来,有一次去舅舅家,讲起来我姥爷的故事,原本就是打鱼为生的,在每天在卫河里撒网,打到了鱼就拿到街里去卖,卖了钱就买点粮食回家,卖不出去就拿回家,白水煮鱼吃,所以家里的孩子都不爱吃鱼,吃恶心了 。舅舅说姥爷的渔网在家里还有一个,在门口过道的棚子上,哎呀,真想什么时候偷偷地搞下来去河里撒上一网,可是这事儿一个人办不了,得找个信得过的同伙儿,还得搬梯子爬上去,动静太大,始终没有敢去弄,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那时候我还寻思,我说我这么喜欢捉鱼呢,原来我从未见过面的姥爷就是个渔民,这原本就是血脉里的基因,在见到鱼儿的时候,就震动撩拨我的心弦呢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