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今天的7美元价值几何?
(2011-01-26 09:30:57)
标签:
财经 |
分类: 黑天鹅 |
今天的7美元价值几何?
一如所有优秀的经济学家,我生活俭朴,对于时尚也感觉迟 钝,因此,那副破旧的老眼镜已经跟了我十几个年头。没有它们,我可能真的会迷路。我裸眼看书的距离不能超过4英寸。有时候,这也算一项超能力——当会议无 聊时,我可以摘下眼镜走走神,就仿佛将外套向上拉罩住头部一样幸福地失明。然而,通常我还是更喜欢视界清晰的感觉,于是我戴着眼镜洗澡,戴着眼睛练空手 道,以及出席其它一些场合,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因此,我很少会忘记把眼镜放在什么地方了——这算是幸运的习惯,因为它们太过纤细,在3英尺外我就看不见 了。
当我真碰上找不到眼镜的情况时,有一个想法常常跃入我的脑海:谢天谢地,在我出生之前眼镜就发明出来了。没有它们,我将是重度残疾;当它们架在我鼻子上时,这么说又似乎很荒谬。
现代社会当然随处可见这种有用的工具,从眼镜、到青霉素、再到电子邮件。我们很容易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物而忽视它们,但是我们不应该这么做。《经济 展望杂志》(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编辑、经济学家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在其经济学导论课程伊始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他们是愿意现在每年赚7万美元,还是愿意在1900年每年赚7万美元。
“1900年时年入7万美元,要知道它们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你大概需要乘以10或者更多。”他在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金钱星 球》(Planet Money)节目中表示,“因此,这说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有,而是极其富有——住豪宅、雇仆人那种程度的富有。“
10倍都算低估了:根据塞缪尔•威廉森(Samuel Williamson)的measuringworth网站的数据库,1900年的7万美元几乎等价于今天的200万美元,这是根据消费价格调整过的数字。(以非熟练工的平均工资作比,它相当于今天的850万美元。)
然而,泰勒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宁愿在今天拿那份还算体面的收入,也不愿意过1900年的百万富翁生活。有人敢说他们的选择错了吗?在许多日常 事物方面——比如集中供暖、空调、汽车、淋浴及餐馆的美味佳肴——在2010年拿中产阶层月薪的人能够享受到的品质至少不会比1900年的有钱人差。就连 那时候的眼镜看上去都很奇怪,还容易被打碎。很多现代化的便捷性是无论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这场思维实验对一种常见的论断构成了反证,引人侧目。那种论断就是,尽管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但是我们似乎并不比父辈或祖辈更快乐。但泰勒的学生似乎相信,即使自己的曾祖父超级富有,他们也会比曾祖父更幸福。
这也促使我们正确看待在考虑生活成本时对名义价格的不断调整。几乎可以说,无论以哪种合理指标衡量,过去110年来的通货膨胀都是巨大的。
如果考虑到消费价格指数,1900年每周7美元的中等水平养老金可以等价于今天每周拿184美元。许多人认为只根据指数调整是完全不够的,提议和工 资挂钩。好吧:如果与制造业的薪资挂钩,1900年每周拿7美元就相当于今天每周拿1,340美元。这种工资指数化传递出的理念就是,7美元在1900年 是很大一笔钱,而在今天7美元的购买力就相当有限了。
然而,蒂莫西•泰勒的学生们却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今天的7美元比1900年的7美元更有价值。如果你想注册一部移动电话,或者当你感染了脓肿需要抗生素的时候,他们也许是对的。能为通过玫瑰色的眼镜看待现代社会找到一个正当理由,是件好事。
译者/麦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