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爱》:爱情得意,良知无价

(2011-05-13 13:28:29)
标签:

郭富城

章子怡

娱乐

分类: 夸人的

《最爱》里有生命绝境中的灿烂爱情,有目不转睛扑向财富的时代之歌,有怎么折腾也不肯磨灭的人性善良,有什么天空都压抑不住的人性阴霾。有郭富城和章子怡至为颠覆的表演,有濮存昕变身“牙擦苏”的破相演出,有王宝强、李建华、蒋雯丽等人的酣畅群戏,有大白猪不是演员胜似演员的不俗“演技”。除此而外,还有机智的台词和好玩的段子。

《最爱》:爱情得意,良知无价

有了这些相声贯口般一气说出来的妙处,这自然是一部好电影。但这还不是我最想说的东西。我想说的是:这样一部有情怀的现实主义作品能在盐碱地里生根发芽,这样一个饱经忧患的团队能走出茫茫夜色,实在是令人欣慰。


多年以前,有一个文学评论家痛心地呐喊:文学对现实惊人地冷漠!这话其实更适用于中国电影,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踏上市场快车道的中国电影。不是刀光剑影,就是没心没肺,不见历史疮疤,不揭大众隐痛,电影真的成了造梦的机器,尤其盛产白日之梦。以市场之名,几多威名赫赫的“电影大师”玩起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中国式大片。以和美之名,几多香港导演丢掉了为所欲为的创作习性,专门生产“农夫山泉有点儿甜”的电影。满目望去,繁华似锦。清夜扪心,不知所云。年度电影票房已过百亿,电影生态的单调和贫瘠日甚一日。


幸好还有顾长卫,他在过去八年中奉献了三部沉甸甸的作品:《孔雀》《立春》《最爱》。《孔雀》里有荒谬时代的沟坎人心,《立春》有千疮百孔的艺术春梦,《最爱》中有只知金珠、不知廉耻的世道人心。艺术家有记录时代的责任,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产品,顾长卫的电影不粉饰、不夸张、不媚笑、不贬值,他是当今中国最好的现实主义导演,没有“之一”。


“卖血”曾经是中国乡村中最惨烈的景象,因为卖血而染病的农民命如蝼蚁。《最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小山村,一群身患绝症的村民搬进了“热病”集中营。在不断死人的过程中,有人照旧偷鸡摸狗,有人照旧玩弄权谋,也有人在无望的生命旅程中上演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赵得意(郭富城)本来是个轻微色情狂的赖汉。商琴琴(章子怡)本来是一个爱美而不知轻重的小媳妇。两人因输血染病而被家人嫌弃,在热病集中营里互相吸引。开始只是食色性也,后来成为彼此的心灵柱石和活命因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得意发病高烧不退,琴琴一次次跳进冰凉的井水中,想让自己浑身冰凉,再为男人贴身降温。一夜过后,得意烧退醒来,琴琴病归天国……


有爱的电影,自然感人。但如果跟顾长卫前作《孔雀》和《立春》比的话,《最爱》集中于情感的笔墨过多,而着眼于现实的展示略少。前半部分是精彩的群戏,后半部分渐渐成了二人转。好多线头仓促带过,好多话语欲言又止,这就使得影片在艺术的精巧性和批判的锋利度上,不及两位“师兄”。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因为顾导的元气不足,而是因为题材的敏感和创作的坎坷。


仅仅从影片不断改名的过程,就能窥见其中的端倪。最初叫《世外桃源》,可是你把艾滋村儿的事儿说得如此莺歌燕舞,就产生了一个“居心何在”的问题。后来改叫《魔术时代》,哥哥良心丧尽致富,弟弟浑浑噩噩染病,双线并进地演绎这个魔术般的时代。可这又涉嫌“以偏盖全”地抹黑时代。于是大幅删去哥哥的故事,重点突出弟弟的爱情,更名《魔术外传》。听起来是没时代的事儿了,可这名字和剧情还对得上吗?反正已经主谈感情不聊“魔术”,干脆定名为《最爱》。一次次闪展腾挪之后,就是如今这个略显单薄但仍然感人的版本。试想,如果保留原先的双线叙事,这会是怎样一部力透纸背的现实佳作?


《最爱》能走到今天,其每一个细胞里都写着“不容易”三个字。在这样的作品面前,那句“管得太具体,现实碰不得”的话太廉价。管得是紧,可是顾长卫作品一部部下线,证明只要冷静思考,平衡表现,耐得住性子,舍得出心血,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禁区。无论从影片品质还是幕后辛酸看,这部有良知的电影都当得起人们的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