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档》:30年电视剧史汇成启示录

(2010-08-13 12:02:58)
标签:

《黄金档》

分类: 逗闷子

      细读《黄金档--温暖中国人心灵的40部电视剧》,你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厚重。自打上世纪七十年代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银屏剧逐渐成为亿万大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后,还没有一本像这般扎实的文字给予其详实的记录。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点滴,那些曾经诱惑我们的影像,就在这一页页纸面上鲜活起来,带着我们再回那些美好的年代,唤回那些离我们远去却被我们无数次怀念着的美好生活。

     

     星文的精神世界里充满着活力,有电影、有电视、时事、有足球,每一样爱好他都是无限投入的,那种执着不仅让人惊叹,更让人嫉妒。每当他如数家珍般地描述起当年的奇事奇闻,你都会在他的眼神里发现那种奇异的光芒。事实上,那种曾令我们无数次为之困惑的光芒,是种爱,他爱他所走过的岁月,更爱眼下这充满着诱惑与挑战的生活。

     

     书名是《黄金档》,这也是预谋已久的叫法。早在多年前,我与很多人都怂恿他将自己的电视剧积累统统转化为文字出本书时,这个名字就已经在他的脑子里成形,那时候他迟迟未动笔,仍旧是花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与资料积累上面,他说,他不想让这本书过于个人化、简单化、呓语化了,要更厚实一些,对得起它的价钱。这就像一部好电影或好剧,创作之初,就已经给观众以最高的尊重。

     

     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的诞生,到当下每年上百部、数千集的收视爆炸的年代,这中间走过了三十年,不仅熬白了一代人的头发,同样也在时代变迁中改变了亿万人的物质观念与精神观念。《黄金档》依序记录着这一切,让人在《敌营十八年》、《赤橙红绿青蓝紫》的尘封记忆里细品炎凉,更在《霍元甲》、《陈真传》、《上海滩》、《射雕英雄传》这些第一批走进大陆的港剧中拾获新的感动。这中间的文字很生动,不是枯燥的罗列,也不是滥俗的怀旧,而是如老天桥上的说书师傅拍起惊堂木讲故事,而且,作者在大量的生动文字背后,更是融入了一个思考者的醒思心态,把一段段传奇都拆解开来,让我们看清幕后的真相。

     

     在当下名著、经典均陷“重拍门”时,看一看这本书里所记叙的章节,我们会在骤然的头疼脑热后逐渐清醒起来。从西游、红楼、三国、再到水浒,哪一部当下无时不被祭奠起来的经典,都曾经历过千难万难,绝非朝夕之功。我想,能看一看这些文字,对现今那些被商业利益冲昏了脑子的制片人们而言是有益的,可谓是降温、退烧的良药,每当我们再往外打出带有“超越”字样的广告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又是否做足了功课呢?

     

     读过一半后,越发能感受到此书的非凡价值来,大量的幕后故事,都跃然纸面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在我们看到这些经典背后或黑色、或艰辛、或荒诞、或激情的真实故事后,会潜移默化地改观自己早前的很多想法。所谓的经典,有时代取决的偶然因素,也有水到渠成的必然因素,总之都要付出厚重的诚意与努力。观众缘儿,绝不是靠钞票的厚度叠加起来的,而是凭一种心血的计量指数。

     

     另外,在这本书中,还闪耀出那么多既被我们所熟悉,但又被我们所忽略的名字。他们在那些经典大戏中粉墨登场,带给我们欢欣、带给我们感动,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而有的人则隐遁于江湖草莽,假若不是李星文这般细细地给予铭记,我想这些曾经经典的面孔也会逐渐淡出于我们的记忆,归于陌路。

     

     深夜了,我仍旧坐在窗前翻阅着这本《黄金档》,一会儿唏嘘落泪,一会儿又禁不住笑出声来,像个当年羞涩着,扳着小板凳到邻居家去看电视的孩童。爱人她没来劝慰,也未来催促,我此时的心境,她应该很懂……

文/宋子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