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克:创新乃快乐之本

(2006-04-25 18:45:24)
分类: 夸人的
  徐克是一本大书,从网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就能看出来。所以,不写他的生平了,也不敢一一铺排他的作品了,头绪纷繁苦海无边。就说他的一个特点吧:旧瓶装新酒,杨柳翻新枝。检阅了他的作品表我发现,完全原创的也不是没有佳作,但他最重要的作品基本属于:借别人的翅膀起飞,用自己的翅膀飞翔。徐克的翻拍不像现在好多电视剧制作商,打着服务观众的幌子,糟蹋红色经典或者文学名著,而是依托于原已显赫的一部作品,或者作主题上的篡逆,或者作技术上的刷新,或者软硬件一起面目全非,总之要搞出属于自己的创建来。
 

  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改编自还珠搂主武侠名著《蜀山剑侠传》,徐克礼聘美国《星际大战》特技小组万里驰援,打造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眩目画面。香港武侠电影源远流长,到七十年代,张彻、胡金铨和楚原领衔的邵氏武侠片达到产量的高峰。不过从技术上来说,绷床和钢丝开始启用,偶尔用作飞檐走壁,对打则实战为主。动不动没有新鲜感地打上十几分钟,观众早已厌烦。《新蜀山剑侠》虽然剧情有点凌乱不清,但美术设计和演员造型不同凡响,动作场面灿烂夺目,是新武侠电影的发轫之作。徐克还习惯性地借剧中人之口点题:门户之见足以祸国殃民。

 

  1987年开始的《倩女幽魂》系列翻拍自1959年同名邵氏老片。李翰祥尽显大师风范,细节考究,服装华丽,道具精致,重塑古典世界。电影中的布景皆出自他画笔,古风飘溢,情韵空灵。宁采臣(赵雷)和聂小倩(乐蒂)人鬼恋,树妖姥姥逼小倩取采臣性命,幸得剑客燕赤霞所救,掀起人鬼大斗法。最后小倩借尸还魂,与采臣共谐连理。三十年后,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张国荣、王祖贤主演,采取全新的特技和美术手法来包装传统的聊斋故事,飘逸的打斗,浪漫的造型,凄美的音乐,让人难忘。

 

  1991年开始的《黄飞鸿》系列,已经说不清翻拍何人的作品。上世纪四十年代,香港导演胡鹏就开始拍黄飞鸿电影,老英雄关德兴一人77次扮演这个角色,黄飞鸿电影加起来超过100部,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系列人物电影。徐克的黄飞鸿有这么几个新意:复活了远走他乡、几乎已经放弃电影的李连杰;武指袁和平、元彬等人给南派拳师黄飞鸿加入北派动作,长拳大马代替近身肉搏,还吊起了钢丝,气得黄飞鸿的再传弟子刘家良老师傅说不出话来;黄飞鸿不再是简单的正义化身,生逢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个人无力回天的迷茫情绪在前三部中均有投射。片中拳脚之争多于器械格斗,更偏于功夫片,袁和平为之确立的动作风格非常精彩,只是第一部最后的云梯大战和第三部的狮王采青,因为镜头切得太乱,有些看不清楚。估计是实拍时动作难度太大,只能借助徐克式快剪来蒙事。徐克革故鼎新的技术往往建立在一些不能自圆的故事和皮相不经的史观上,《黄飞鸿》系列对白莲教和红灯照的描写近乎污蔑,黄飞鸿和孙中山、李皓东的交往近乎儿戏,纳兰元述的行为逻辑相当怪异,本已睁开眼睛看世界,非要糊里糊涂死在黄飞鸿醉拳之下。本来不想跟商业片较这个真儿的,可是看看今天影迷恣意神化这套电影的劲头,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1991年的《东方不败》在上年《笑傲江湖》的基础上又有飞跃了。蜀山上那些还算是剑侠,黑木崖上的全是剑仙。钱嘉乐扮演的日本浪人一出场就在枯草之颠飞奔,先声夺人。一道血光,令狐冲的坐骑分成两片。东方不败一声吼,数里之内寸鸟不生。运镜奇诡,剪切凌厉,破空而来,无所不能。徐克和程小东为武侠片确立了新的行业标准,数年之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翻新也体现在改编上,徐克就很聪明,取材长篇小说,要么截取要么新编,就是不能原样描红。片中的令狐冲离小说中的形象甚远,许冠杰年岁太大看着就不像个血气青年,李连杰则自称无法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纯粹是蒙着演的。小说结尾令狐冲黯然归隐,电影却用“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完全消解了归隐的意义和可能。

 

  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是《东方不败》风格的延续,同时把过分虚蹈的一些动作进行了写实的填充,凌厉之风仍在,更加令人信服,比如最后那场蒙古小子在甄子丹腿上剔肉的设计,意外、惊心、毛骨悚然,联想之前的交代,却又在情理之中。本片翻拍自胡金铨的老片《龙门客栈》,老片的打斗是敲着锣鼓点转圈,慢而平淡,跟新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老片里忠奸分明,充斥着“超我”的理想人格,略显单调,不像新片有个风骚入骨、两面周旋的金香玉,“本我”的人性得以释放。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黑白两极之间总有大量的灰色地带,三方绞杀起来的合纵连横就会制造出多种花样阵型,再加上爱情和性的搀和,真叫好看。本片是徐克电影中少有的武戏酣畅、文戏精当的作品,电影工作室的高超技术终于落脚在一个扎实的剧本上。

 

  1993年的《青蛇》翻拍自古老的传说《白蛇传》上,法海不再是放下经卷横来多事的没事找抽型,他成了挣扎在欲望苦海中的苦行僧。他年轻俊朗,六根未尽。他难以抗拒青蛇的诱惑,因而恼羞成怒,祸乱苍生。白蛇为情舍命,法海在白蛇临死之时幡然悔悟,小青一剑刺死了见色起意惹起风波的许仙。这早已不是传统的雷峰塔往事,充满了天理和人欲的交锋。

 

  后来徐克又翻拍了《蜀山传》和《七剑》,口碑不佳。不过也有人说,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看不懂徐克的人是自己走得太慢,关人家鸟事。这两部作品唯一的错误就是来得太早了,我们二十年后见。我想说一句话,创新乃徐克的快乐之本,我们当然有权利对自己不喜欢的片子开骂,但请考虑以上罗列的因素给老怪以适当的加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