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成龙使用替身的陈年公案

(2006-04-22 23:11:34)
分类: 逗闷子

多年以来,收藏在我看来是贪婪老人的事业,用无限占有来抵御来日无多的恐惧。如今,一些当年搅乱过我的平静的影片成了我收藏的对象,比如说成龙、周润发的经典作品,还有就是名编大导的少时旧作。买来就看,比看一部新片子的心情还要猴急。这不是我开始变老,而是我要用过去观照今天。
关于成龙使用替身的陈年公案

重温《A计划》,回味了那段卓别林似的追逐,更感叹成龙编导的功力。在惊为天人的同时,我也小人之心地下了一个结论:一定有枪手的,否则成龙就大悖头脑和四肢之间互为逆反的简单发达关系。

我瞪大眼珠子看了那段颇为人诟病的“钟楼坠落”,反复参研的结果是:肯定用了替身。在反复播放的三次慢镜头里,第一次和第三次成龙清晰地亮出大鼻子红脸,第二次则是个摔落的全景,可以肯定用的是替身。第一,完全看不见脸部,第二,落地姿势与第三次全然不同。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撕咬说,那个替身摔残以后拿了成龙的安家掩口费,才有成龙多年宣扬的不用替身的神话,进而上判定成龙金玉其外,龌龊其中,根本就不配公众面前那个光洁美好的形象。

用替身的铁证使我稍稍有些失落,但我仍不同意这样的攻击。成龙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核心因素是他为电影的搏命精神,“不用替身”只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表述。电影本身是耗资糜费的商品,老板要拿出巨额的资金,众多工作人员要赖以吃饭,尤其是成龙的高精尖产品,不定养活了多少人。既然是商品,就要成本核算计量进度,就不能半途而废。具体到《A计划》,正片和花絮清晰显现,成龙至少亲自完成了两次那个危险动作,确实无愧于一贯的“玩命”金字招牌。为什么会还要用替身呢?具体的内情不清楚,但可以作这样的推想,成龙虽然摔了两次,但动作的“优美”程度差强人意,而他本人已经受伤难以再战,为了使影片达到预定的水准,不得已起用了替身。事实上,替身跳的那次从视觉上看是最完美的。不过,他头部先着地,很可能不死即废(成龙后来活蹦乱跳,也反证了替身的存在)。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片场任何一个具体因素都会使这一“大逆不道”的罪状成为合理的选择,这个替身决不能抵消成龙多年来有目共睹的赌命敬业精神。看一个人总要观其大概,在数学上,只要抓住一个特例就能推翻一条凿凿的定理,但判断一个人不能这样。成龙的电影实践是别人无法克隆的,成龙付出的除了努力还有鲜血,我对他永远充满了敬意。

在商业机器的操纵下,成龙肯定配合了这一神话的编织,在商言商,这不是什么天大的不诚实。另一方面,神话总是痴迷者造出来的,眼睛里纤尘不染必然跌碎眼镜,迷醉于神话的人颇多可以反躬自问之处。世界上没有道德完人,何必拘泥于一些陈年枝节,与其爱成龙神话不如爱成龙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