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星驰功夫 |
分类: 夸人的 |
问:《功夫》是您献给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的作品?周星驰一头雾水地答:没有啊。
问:请问星爷,您的电影在香港电影史上所处的位置?周星驰茫然地回答:我是其中一分子,但是自己没有办法讲,普普通通啦。
问: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功夫》为什么不设置成你痛打日本武士的结局?周星驰嬉笑着答:我在续集里加上吧。
这真是你说前门楼子,我说机枪头子了。众家媒体七嘴八舌地提问,但双方明显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中。通过这些对答,我清楚地感觉到,周星驰害怕大词,不擅务虚。他习惯于苦思冥想两句三年得,然后到片场和风细雨或电闪雷鸣地完成个人的思路,但他不习惯高坐讲坛,豪谈纵论。那些个聘他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的大学们,端的是弃人之长用人之短,司马昭之心太过明显了。在对话的前半个小时之内,一直就是这种不搭调的状态。周星驰不熟悉这种形而上的提问,他对生人的距离感也需要慢慢消除。在双方求同存异的找寻中,笑意开始写在脸上,话题渐渐展开,深入。
说到石班瑜,周星驰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他知道自己在内地能有“喜剧之王”的无上荣光,这位“声音版周星驰”居功至伟,但他对石班瑜造成的普遍的误读又心有不甘。以他今日的身份,他不会公然訾议自己的合作伙伴,但他仔细地询问了《国产零零漆》中一段深情的表白是如何转化成高音之后,还是说了句:希望不要太夸张。
说到创意,周星驰甚至动用了一个大词和一句英文以显重视:人类文明的进步靠的就是创意,IDEA!他不知道怎么用国语来表明对盗版的决然的愤慨,只是责问道:你能想象吗,我们这么辛苦地拍电影,得益的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说到《少林足球》在香港破了所有的票房纪录,(《功夫》至今尚未完全超越),在亚洲、欧洲都是一路飘红,惟独在北美遭遇滑铁卢,周星驰较真地说:据我所知,当时在全美国只有七家影院在上映,这当然不是什么正规的上映了。
周星驰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快乐的人”,也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年看一百部电影的“刻苦的人”。周星驰是个有童心的导演,但不是个精明的电影商人,“周星驰”这块金字招牌远未得到全面的开发。这么多年,周星驰没有为自己的忠实FANS制作一套完整的影碟出来;《少林足球》拍成时,内地拥趸已数以千万计,却因为没有通过审查而白白丢掉大块蛋糕;《功夫》的票房如此之高,斧头、披风之类的后产品却未全线跟进,从唯一的彩色棒棒糖卖疯的情形看,一个绝大商机又算错过了。
这些不如意,除了念头不及外,还有就是力所不及。比如说,北美上映的影院数就是他不能控制的。再比如说,都以为凭周星驰之“铁腕”,《功夫》该当是他全程控制之下的“作家电影”,却有传言说,《功夫》一剪完成后,投资方以不适合北美观众口味为由进行了二次剪接,简化故事增加特技,周星驰被排除在外……若果如此,那些以《功夫》为范本,视他为古往今来第一大导演的媒体评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西谚云,狐狸知道所有的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对周星驰这只刺猬来说,这件大事就是关于电影的IDEA。
前一篇:《龙城岁月》拿奖非常不突然
后一篇:《武林外传》经典台词50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