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屏事件粉碎了微软反垄断辩护理由

(2008-10-20 21:21:21)
标签:

微软

盗版

黑屏

张亚勤

反垄断

it

 

今天晚上,很多中国人都将彻夜不眠,他们守在电脑边上等待传说中的黑屏。

根据微软发布信息,21日零时开始将启动正版验证计划,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添加“非正版用户”的永久视觉标记,犹如古代给囚犯刺面;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被成纯黑色,犹如给一个人抹成大黑脸。

很多人都在期待体验这一时刻,肖容的一个网友是微软粉丝,他特意给自己电脑换上了D版。

 

倪光南说,这次微软反盗版,使用了“黑屏”警告等措施,也是对我们上了一课,使人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自主软件,为什么软件要“自主可控”。微软这样的私有软件是不可控的。微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提取用户机器中的信息,检验是否盗版,如是,就向用户发出“黑屏”警告(显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发更严重的警告)。所以说,不是自主可控的软件就不能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上周,我也在《黑屏恐慌带来的信息安全疑虑》一文中谈过。这是微软“黑屏”反盗版措施的一个“副作用”,微软的反盗版如同女人的大姨妈问题,经常性的发作,从来没有消停过;但是,也不见得能对市场产生多大实质性影响,不会要了命。

 

但是,今年这次反盗版却有些蹊跷,耐人寻味。

微软先是兴师动众的歼灭了番茄花园——据说这筹划已久,大概至少半年前就向有关部委投诉了,然后责成有关单位发动“斩首”行动,将盗版首恶番茄花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拘留所;

然后,微软高调的宣布反盗版,举中国震动——花这么大力气,搞那么的隆重,少见;

还有,微软正面公关态度很温和,“外界对微软正版增值计划存在误读。我们不会提起诉讼。”10月16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对记者如此表态(与历史上几次盗版相比,显得一点都不强硬)——光“吓唬”(用户),而不起诉(盗版)。这令我想起《水浒传》中有经典镜头: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倘若你从树林经过,一个好汉从树后跳出叫出这四句,总得交点买路钱吧。但是,微软不一样。微软喊是喊了,但只喊了三句半:此windows我开发,此office我设计,你要是想用,咋样?答案很简单,不用交钱,黑屏就行。

想到此处,我不能不感慨,这真是对“雷声大雨点小”一词最好的诠释啊。

 

微软这么干,到底图个啥呢?

我不是张亚勤,实在搞不清微软这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只好天马来行空的回想今年IT业界几件大事:跟微软相关的真不多,只有一件事情令人牵肠挂肚,反垄断。

反垄断法8月1日正式付诸于实施,业界三千目光聚集微软一身,甚至有人认为微软会成为反垄断法利剑下的第一个祭品。

很奇妙的是,微软安然无恙。

微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至少有70%以上份额,处于市场支配地位,属于反垄断规制对象。但微软有不同意见,张亚勤解释说:微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是盗版造成的,而正版的市场份额远远达不到反垄断的规定。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些说服力。so,肖容天马来行空的想,微软此次反盗版,莫不是正在为上述理论寻找事实依据啊?或许当时双方辩论就是这个样子的:

反垄断法说:MS,你的产品垄断了中国市场,我要制裁你。

微软抗辩说:NO,我根本没垄断,那些都是盗版,你看你看你看……

不错,盗版的确很多,盗版是个世界现象,不但中国,美国欧洲印度日本,到处都一样。逻辑很简单,因为那些是盗版,微软控制不了,所以微软没有处于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因此不是垄断。果真是如同张亚勤所言,盗版在,无垄断吗?

 

答案是否定的。Office加标和Windows黑屏,显示了微软对盗版市场依然具有支配能力。尽管那些产品是盗版的,但依然是微软能够完全控制支配的:微软要给你“刺面”,你就得接受“刺面”,微软要给你“黑脸”,你就得接受“黑脸”。

 

太不幸了,微软自己提出的一个反垄断的很好的辩护理由,被这次黑屏事件无情的粉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