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宝赌大战略折射互联网企业的精神

(2008-09-05 11:17:01)
标签:

淘宝

战略

阿里巴巴

马云

互联网

it

 

被我们称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神秘事物到底是什么?

冒险、团队、创新……?

揭开被上面这些词语粉饰了无数次的面纱,其实就一句话:“大赌才能大赢”。

这句话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互联网企业老板们的脑海里,继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成为企业战略行为的指南。一个很好的诠释就是,联想大赌FM365.com。

而现在,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淘宝兼并阿里妈妈,旨在打造“大淘宝战略”。

大、淘宝、战略,有了淘宝还不够,还要“大”淘宝。马云把淘宝压在了“大”上。

大、大、大,不光马云有这个癖好,实际上中国每个企业家都喜欢“大”。中国历来有这个传统。

让我们把望远的镜头放的远些,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的身体里,一直暗藏着大赌一把的dna。

http://sucai.dabaoku.com/shenghuo/sezi/003c.jpg

 

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赌大的商人莫过于吕不韦先生。

吕先生看到秦公子异人后,觉得奇货可居,乃跟他父亲有一段精彩对话:“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

于是,吕不韦押宝于秦王子异人,在这个当人质的孩子潦倒之时,又赠美人又送财宝,并出谋划策,铺路搭桥,最终让秦王子登上王位,并造就了伟大的秦始皇。

 

二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21世纪。

在互联网发展的10年来,“大赌大赢”,历来不乏这类神话。

让我们看看美国纳斯达克上风管无限的那些成功企业,那些被各种媒体所广泛报道和交口称赞的“创业英雄”:

杨致远赌了页面索引,后来有了雅虎搜索引擎;

贝索斯赌了电子商务,后来有了世界第一的亚马逊网络商店;

奥米迪亚赌了在线拍卖,才有了大名鼎鼎的ebay;

还有两个技术员,把自己的一生压在网络搜索上,后来有了谷歌;

尽管他们创业成功路途各有不同,但相同的却都有一点:他们在企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凭借创业者本人的自身条件,敏锐地抓住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大赌大赢,从而“一跃龙门”,成就辉煌。

 

大赌大赢。这大概也是互联网让无数人前赴后继甘心情愿的“死”在这个网上的魅力所在。

“大、大、大、大……”

一群瞪的贼大贼亮的目光中,一个色子在呼喊中飞速的旋转着。

赌的就是大,自然不希望色子落到小上。

但是,那个决定命运的色子,能在企业满怀期望中落到大上吗?

 

大赌一定不是必然大赢。

中国的互联网网站有几十万个,能活下来的不过屈指可数的几十个。
从总体上看,中国互联网10年神话故事中,从来不缺、一向都是、占据主流的都是“大赌大赢”的财富神话,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一次次辉煌的“大赌大赢”被后,一家家著名企业化为尸骨残骸,形成了累累的坟茔,望不到边。

 

大赌的背后,更多的是大输。

我们先看一下历史,吕不韦押宝秦异人成功后,战略扩大,大赌秦始皇,但“大赌”最后不是“大赢”,吕先生死于自己的亲儿子之手。我们姑且不去纠缠吕氏血脉的真相,但吕先生大赌的结果,却无法令人不倒立汗毛。

 

为什么有的赢有的输,赢的少输的多?

在我看来,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战略不明,只有方向而无具体实行策略;第二个原因战略清晰,但战略执行出了问题,眼高手低,这个也是导致战略失败最常见的因素。

 

马云个头虽小,但现在很喜欢大。大阿里巴巴,大淘宝,这两个打着马氏印章的著名品牌,都被镀上了“大”的光辉。

淘宝战略很成功,大淘宝战略也会很成功吗?赌大没错,但赌上了阿里妈妈,这无法不令人心头一沉。

淘宝是我很喜欢的网站,我在这个网站淘过宝。如今,淘宝“大”了,我深深的祝福,淘宝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