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三十不学艺”与“活到老学到老”
这两句谚语都是至理名言,但好像有点儿矛盾哎?究竟哪个对?我说都对。
“人过三十不学艺”指的是安身立命的技艺,就指着这个吃饭。比如学钢琴,如果你打算将来当钢琴家、音乐家,至不济也得是个音乐教师,那就非得从童子功开始,否则很难达到专业水准。当然,就算天分不够,考不上专业,童子功也不白练,将来总归是一项高水平的业余爱好。
我们的古川老师弹得飞快,他说这叫“童子功”,你们别想弹这么快。
但如果你是退了休没事练琴玩儿,那就“活到老学到老”,上个老年大学,只要不是太笨,六七十岁再开始学也不晚。尽管我们的老手指永远也达不到老师那么快,但总归日有所进。比如前年只能弹单手,去年就能双手配合,今年就能自己配合弦,明年也许就能给人伴奏。每天都有进步,会的曲子越来越多,于是就能兴致盎然地一直弹下去。
大家都知道弹琴是一项既健脑又健手的游戏,既要看谱子,同时还得想左右手不同的动作,还得协调快速,防衰老特别管用。尤其经常换新曲,就得经常建立新的思维模式,练新的动作配合,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再比如画画,如果将来想干这行,就得趁早学,素描、色彩。当然,不像钢琴那么严格,即使十岁,甚至十五岁后再学也不晚,但过了三十岁再学,就很难成为专业画家,除非是天才。比如齐白石,本来是木匠,27岁才开始学画,后竟成大师。不过也是在30岁之前开始学的。
但如果退休后上老年大学玩玩,学点水墨画,尽管不大可能达到专业水平,但自娱自乐也足够了。有研究认为,老年后经常画点儿画,练点儿书法,能进入一种凝神静气的状态,淡泊恬静,与世无争,往往能长寿。
老年书画班
再拿电脑来说,这个行业最是吃青春饭的。老朽四十多岁恰好赶上电脑业刚刚兴起,脑子一热就干了这行,天天编软件,做数据库。后来发现上了贼船,因为更新换代实在太快,去年学会的东西,今年就过时了。到退休前明显感到跟不上趟,比年轻人学得慢。这就恰恰证明了“人过三十不学艺”的道理。
可是退休后发现我比同龄人,比同班同学在电脑方面要强得多,说明即使“人过三十再学艺”也不白学,到现在仍能与网络时代同步,能跟年轻人交流,这就是乐子。
我在网上见一位老网友白瑞轩,可能比我还老点,但兴趣全在电脑上,天天研究各种软件的用法,解答朋友的电脑疑问,水平高得很。
那么那些没有一点电脑基础的老人能不能学电脑呢?其实也能学,尽管不可能像专业人员那样编软件,但上网看信息,收发邮件,这些都很简单。再进一步学学输入汉字,自己写点儿东西,甚至自己搞个博客,只要下点功夫,也都能做到。
我的几位朋友,包括比我老的,也都学会了电脑操作,发信息,写邮件,天天跟孩子抢电脑玩,乐不可支。
老年玩微信
总之,既要在“三十”之前学会学精一两门看家本领,又可以在“三十”之后继续学习点儿业余爱好,最后“活到老学到老”。西方社会就提倡终生教育,很值得我们学习。
2013年12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