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小吗?
社会上一般认为,中药比西药的副作用小。理由主要有三:
一、中药是纯天然原料,与西药多为化工产品相比,副作用肯定小。
二、中药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经过了上千年的人体实验,当然很安全。
三、中药的说明书上一般只标识“副作用不明确”,而西药则标注一大堆副作用,说明中药副作用小。
我们先从第三点分析,再分析其它两项。
一、中药为什么副作用不明确?
每种西药的说明书上都标有一大堆副作用,看着怪吓人的,那么这些副作用是怎么得来的呢?
众所周知,每种西药上市,都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大样本双盲对照组实验,这其中要经过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规模依次增加的人体真实的临床实验。样本数越来越大。非常耗钱耗时,西药上市为什么那么慢?药价为什么那么贵?就是这个原因。
而中药的说明书为什么标注“副作用不明确”?是因为没有副作用吗?显然不是,而是中药大多没有经过上面所说的“大样本双盲对照组”实验。为什么不做实验?说穿了就是因为太耗钱。网上有篇回答,说得比较清楚:
“为什么中医不采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不是不采用,而是目前没有全部采用,另外可能部分样本较少。
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是很贵的,几十个小目标在它面前可能都不够看,所以没有专利权的中成药/中药经方没企业愿意做,辛辛苦苦花大价钱做出来证明有效,别人直接就能摘桃子,这种情况下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不大可能去做,所以像黄连上清片、六味地黄丸这样很大一批没有专利权的老中成药,和小柴胡汤、麻黄汤这样谁都能用的中药经方,目前没有人愿意做,除非国家展开上市后再评价或者国家出钱做;
最近十年内上市的中成药,基本国内都做了,以2021年为例,中成药总共上市了十种,分别是益气通窍丸,益肾养心安神片,银翘清热片,玄七健骨片,芪蛭益肾胶囊,坤心宁颗粒,虎贞清风胶囊,解郁除烦胶囊,七蕊胃舒胶囊,淫羊藿素软胶囊,这十种中成药里除了淫羊藿素软胶囊,全都做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至于国外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难度更大,只有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才会有动力做了,我目前所知道的只有两篇论文,都是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做的,一篇是“XueBiJing
Injection Versus Placebo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2019年发表于《Critical Care Medicine》,样本量710人,结果为正向;另一篇是“Effect of
an Herbal-Based Injection on 28-Day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2023年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样本量1817人,结果为正向。
综上所述,中药经方做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试验如何设计我觉得还在其次,谁来出钱才是最大的问题;旧中成药的问题和中药经方一样,都是钱的问题;新中成药做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已经很普遍,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中成药做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目前相对较少,但血必净注射液已经开了个好头,将来随着中医药不断发展,相信会越来越多。”
由上我们就知道了,中药不是没有副作用,而是没做实验,所以真的不明确。
中成药做实验尚且这么难,中草药就更难了,中草药有成百上千种,每一个方子都是由几十种草药配成的,这样组合出的配方可以说无穷无尽,几乎每位医生针对每位病人的每次生病开出的方子都不尽相同,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种组合都去做大样本双盲实验,不说钱的事,光是样本就凑不出那么多。
二、中药多为纯天然,毒副作用就一定比西药少吗?
实际上这些年中药发生毒副作用的案例太多了。下面说几例:
“梅花K”事件。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株洲市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多人服用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株洲市局感到事态严重,迅速派人赶到市一医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问题“梅花K”,均标示“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后更名为“广西金健制药厂”,以下简称“广西半宙”)生产。据患者反映,该产品在当地媒体大作宣传,声称能通淋排毒、解毒疗疮,治疗多种女性炎症(夸大宣传)。据报道,株洲市“梅花K”中毒人数共达128人,至
2001年9月17日,还有50多人仍未出院。
这个药出事的原因据查是因为厂家在药中非法掺加已经变质过期的盐酸四环素。这就不光是药材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
鱼腥草注射剂事件。早在20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即开始鱼腥草注射剂的研制,70年代开发成功并上市使用。该药是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抗病毒、退热等方面疗效可靠、速度快,具有不产生抗药性、价格低廉等优点,被称作“中药抗生素”。这被视为传统中药发展为现代中药制剂的成功典范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鱼腥草注射液是卫生部从上万种中药中推荐的8种抗SARS中药之一。之后又被推荐用于抗击禽流感。由于是为数不多疗效确切的药物之一,功勋卓著,曾被誉称为“非典功臣”。
2003年8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第四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通报了鱼腥草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此后,各地大量的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被发现和报告,其中,有为数不少过敏性休克引起的死亡案例。如,2005年12月,安徽省第三季度2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由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位于前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从1988年到2006年4月共收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222例。
类似的还有刺五加注射液事件,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在对该院19位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批号:2007122721、2007121511,规格:100ml/瓶),其中6名患者在输注了80~100ml后,先后出现了周身不适、恶心、胸闷、发冷、呕吐、昏迷、血压降低等症状,3名患者最后因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关木通事件。或称龙胆泻肝丸事件,也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在世纪交替的前后几年,曾因其广泛的药物不良反应而震惊国人。多少人为之重病缠身,多少人为之倾家荡产,甚至在绝望中等待毙命。
由于龙胆泻肝丸的广泛使用,马兜铃酸肾病在中国悄悄地、快速地蔓延。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准确的数字已难以统计,原来估算应在数以万计。最近看到新华社原来的报道:全国有200多家药厂都曾生产龙胆泻肝丸,致病人数约10万人。
为什么中药会发生这么多这么严重的毒副事件?正是因为没有像西药那么做严格的大样本双盲对照组实验,对毒副作用不了解不明确所致。
西药副作用看起来一大堆,我在《健康之路》节目亲耳听到权威专家说,西药说明书中所列的那么多的副作用中实际发生的很少,有些甚至与药物本身并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在测试过程中因为其它原因发生过,也列上了。所以,虽然看起来吓人,但起码是明确的,是可控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副作用做好预防。而中药说明书中的“不明确”并不代表没有毒副作用,反而意味着毒副作用不可控,不可预测,无法预防,实际上更危险。
纯天然药物就一定安全吗?那么马兜铃、鱼腥草不是纯天然草本吗?实际上中药原材料中有许多都具有毒副作用,比如朱砂含有汞,雄黄含有砷,柴胡有肾毒性,板蓝根长期服用会损伤肾,款冬含致癌成份,黄连、黄柏,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麻黄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何首乌能导致中毒性肝炎,益母草有肾毒,延胡索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还有很多很多,有专家总结起码有62种中药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即使有些中药无毒,但在配方中会不会与其它药物或食物发生反应?或者针对某些比较过敏的个人会不会造成副作用?这些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实验和清理。
再说,过去中药的确是天然的,而近年来为追求产量,许多中药材已不再是天然,而改用了人工种植,药效明显不如天然,那么副作用是不是也增加了呢?
总之,我们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实际上是一本糊涂帐,其原因就是缺少严格科学的实验。
三、中药用了上千年,就一定安全吗?
实际上恰恰相反,中国历史中庸医误诊致人丧命的案例举不胜举。
明末刘秉义是著名神医,但李自成和妻子却被刘秉义治死了。这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这是《清史稿》中有记载的。
东汉时代的葛洪是一位著名的方士和神医,据《后汉书》记载,他也因为误操作,曾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韦陀立是北魏唐明皇时代的法师和医师,他完全依赖宗教因素进行治疗,造成千百万人死亡。
至于古代到近代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那就更多了,怪不得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中药之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验证,似乎是安全的。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自古以来,医疗事故从来没有进行过严格的登记、统计和梳理,不管治死多少人,我们大多忘记了。所谓安全只是一种有意无意忘却的假象。
总之,中国这个国度,自古以来便缺乏科学的传统,做事向来不严谨,所以结论也大半似是而非,稀里胡涂。如果真有人认真起来,以证据指出我们的不足,便会遭遇义和团之类蛮不讲理的讨伐,使人们不敢说出事实真相。
2023年8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