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弹法,两月速成!

我们在琴班学了六七年,电子琴弹法和钢琴弹法都学会了。山东小姨子看着眼馋,也想学。从山东专程到乌鲁木齐跟我学琴。我自学琴以来,除了互相交流之外。还没给别人教过琴,她算我第一个学生。
她的基础只是识简谱,那还是在她上中学时我教给她的,此外就是爱唱歌,自己识谱自己唱,唱得很不错。但弹琴完全没有基础,家中虽有电子琴,但除了我教她单手弹个123和最简歌之外,基本就是零基础。
我说你想学,就得先学电子琴弹法,这个简单好学。但她不干,看我用钢琴弹法很羡慕,说这个好看,两手都在弹,这才像“弹琴”,而且听起来也高级。我说我们学会电子琴弹法,用了三年,学会钢琴弹法,又用了三年,总共六年。你两个月就想学钢琴弹法?不大可能吧?她还是不干,非学钢琴弹法不可。
你看,女性思维首先要“好看”,却不管难易。好吧,那我试试吧。我家当时没有钢琴,就在电子琴上学钢琴弹法。我分了这样几步:
一、二度音程练习
先教最简单的二度音程,先是右手,上行,1234567i,下行,i7654321,别看简单,其中有穿指和跨指技巧,在哪个音穿,哪个音跨,要记清。
然后左手,也是上行下行,穿指和跨指的位置与右手不一样,这就比较复杂了。
最后双手合奏,难度立刻上升十倍,顾左顾不了右,而且左右手穿跨的位置又不同。但经过苦练、慢练、分段练(先前四音,再练后四音,再合)还是能掌握的。
在练的过程中,我格外注意手型是否合于标准,只要稍有不合,比如手背太塌,太鼓,太僵,尤其轮空手指翘得太高(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立刻打断纠正。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注意,以免养成坏毛病,今后无法纠正。

正确手型(对照上图手型还算及格)
我们当年光手型就学了一个学期,我是半截入学,手型基础差点儿,期末考试我本已满分100,但有人指出我手型难看,扣1分。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看有些老人学琴多年,弹得已很熟练,但手型太难看,一看便知是当年没有严格管束手型的结果。小姨子经我的严格要求,手型一直保持得还算比较标准,虽然总有一个食指翘起来,得时时自己注意纠正。

错误手型(小姨子常犯此病,估计现在已改)
二、三度音程练习
即
13|24|35|46|57|6i|72|i-|,然后再下行弹回来,左右手分别训练,这时又加了缩指、扩指技巧,显然比二度要难。
左右手合奏,难度更大,练了几日仍难以和谐,虽然能弹下来,但嗑嗑巴巴,为不影响兴趣,暂时先放下,开始练歌曲。
三、练《我爱北京TAM》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儿童歌曲,先右手严格按指法弹会,各种指法技巧(穿、跨、缩、扩)都有,但前面音程训练已有基础,这个不难。然后左手单独练三组分解合弦:1535、2646、7525,这个也不难,左右都练熟后,开始往一块合。

一开始合非常难,顾左就顾不了右,我就换一种方法,不用双手配合,而是先用嘴跟左手配合,即嘴里唱旋律,左手弹和弦。因为嘴唱谱子对她非常熟,没有负担,基本上只去想左手,这样就轻松得多。当然,这时左手的和弦得按照谱子规定去变化。
等唱与弹配合熟练之后,再双手配合。为降低难度,左手只用一组合弦1535,不变,右手弹旋律,前三拍还不太难,左右手都一样,都是半拍,但到第四拍,右手弹一个音,一拍,左手却要弹两个音,这就很困难,左右脑就要打架。
再往下,有时右手两拍两个音,对应左手两拍四个音,这就更困难。尤其右手两个音长短不一时就更难,前一音一拍半,要对应左手三个音,后一音半拍,只对应左手一个音,太费脑子。
这这样练了好几天,总算勉强弹下来,但错误不少。也幸亏她兴趣大,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不管怎么说,算是用钢琴弹法,左右开弓,相互配合,能弹一首完整的歌了,这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为了鼓励她,我对她说,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当年也同样难得不得了,简直就是一手画方一手画圆,我们练了好几年才到这一步。她有点儿不相信,难道我短短半个月就能学会你们几年才学会的技巧吗?兴奋不己,增强了继续往下学的勇气。
单合弦1535与旋律配合练会之后,再开始变合弦,脑子又要增加一个负担。到最后总算勉强完成,留给她自己回山东慢慢往熟里练吧。
三、练三拍子的《雪绒花》
弹了两首二拍子的简单歌曲后,开始转入三拍子。外国歌其实比中国歌更适合于钢琴,因为他们的旋律更符合和弦规律,听起来更和谐优美。

《雪绒花》旋律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一天就掌握了。然后单练左手的三组“半分解合弦”:(1,35,35)、(1,46,46)、(7,25,25),这个比二拍子的全分解和弦稍有难度,前一拍一个手指弹,后两拍两个手指同时弹,有变化,就比较难掌握。
但因前面有两首二拍子的基础,这首三拍曲也算啃下来了。也是以下几步:一、右手旋律、二、左手和弦、三、嘴唱旋律与左手和弦配合,和弦要按谱变化、四、左手单一和弦与右手旋律配合、五、左手变和弦与右手旋律配合。五步下来,一支曲子基本完成。
四、练二三拍子转换的《花儿与少年》
练了五六首简单歌曲之后,最后来一个综合练习,《花儿与少年》对于初学者来说,就算中型曲子了,它由两段不同的旋律组合而成,分成三部——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一开始先弹二拍子的“四季调——春季里吗者到了者呀”,然后再变成三拍子的“山里高不过凤凰山”,最后返回“四季调”,弹会这支曲子就算在我这儿“毕业”了。

这支曲子的每一段旋律都比前面的简单歌曲要复杂,但难得不算高,只要努力都能弹下来,关键是两段不同拍子的转换,这个非常难,对初学者来说,尤其对钢琴弹法来说,左手和弦从全分解转换到半分解,这个很难接得平稳顺滑。到最后也还是没能完全衔接,总得思索一会儿才行。
而且这首曲我让她不再弹C调,而是换成F调,我们学了六年,老师一直给我们教C调,不敢教别的调,因为一换成其它调,和弦概念就很难理解。原来的135和弦是C,136和弦是Am,257和弦是G,到了别的调中,和弦名称一变,同学们全都糊涂了。
我没给她教什么Am、Dm之类,直接用音级概念,F调还是原来C调的概念,只不过整体搬迁五度罢了。这样她就好理解,没觉得费什么劲,就掌握了F调。
两个月下来,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全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C调转F调,全都学过了,歌曲也掌握了好几首。起码钢琴弹法的基础有了。回去让她参加老年大学的琴班继续学,一入学就会钢琴弹法,能把大家吓一溜跟头,她也就有了自信和兴趣。
记得我们那时上课,钢琴弹法还很生疏,有一位同学很奇怪,只会钢琴弹法,却不会简单的电子琴弹法,估计也是跟我小姨一样,先难后易。
后期我也曾给小姨子教过电子琴弹法,还真是不好掌握,因为电子琴是自动和弦,一打开就“咣咣咣咣”按节拍演奏,没有留给你等待思索的时间。小姨按钢琴弹法学,拍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反应不过来时,可以等一下,太复杂时可以慢一些。但一上电子琴,节拍全都不由自己,一下跟不上就慌神儿了。看来还得以后自己慢慢去练。
不管怎么说,两个月小姨基本掌握了钢琴弹法,临走时我给她留了好几支歌的作业,都写好右手指法与左手和弦,自己回去练。现在听说她每天上午都在弹琴,说:我万万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能学会弹琴!据说她现在已经离不琴了,走到哪儿没琴不住,小女儿为留住她只好开车把琴搬来让她弹。哈哈!
我也没想到,我实验的二月速成法居然成功了!一下学到了我们四五年的程度,起码说明我教琴也有两下子了。当然,话也说回来,她这是速成,基础肯定没有我们扎实,她今后的路还很长,但有了这基础,再学就不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