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席的日子

(2023-07-09 10:32:10)
分类: 吃喝玩乐
                  吃席的日子

    40岁之前,基本没怎么吃过席,日思夜想的是怎么才能吃饱。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忽然变了,粮食多得卖不出去,用了半辈子的粮本,那天粮店忽然说不用了,只掏钱就能买到粮。大家不放心,问:粮本怎么办?回答:自己保存着吧。
    这下终于可以放开吃了,拉条子一盘不够,还要加面,一直吃到胃撑圆才罢手。
    又过了一段,报上说:现在人们吃肉的呼声很高。人就这德性,一吃饱就想入非非,要讲究质量了,不久“呼声”就变成了真的肉块肉片肉汤。
    吃上肉之后,又开始要吃席,要十个碟子八个碗,讲究花样品味。我就是在这时加入了吃席行列。当然,不是说自己买来肉,在家里炒十个八个菜,那不是本事,而是在饭馆,大厨炒菜,不花钱白吃。
    怎么回事呢?我当时在市科委搞情报工作,主编科技刊物,为报纸承担《科苑版》,天天写科普,有时还代表科委去参加科技新成果鉴定,然后把成果以科普形式发给报社。比如“无声爆破”“电磁波加工弯管”“无压自来水”“速冻蔬菜”“热管回收余热”“水暖暖汽包”等等,向市民们宣传。

吃席的日子

    参加成果鉴定会,我就成了所谓“专家”,其实我不是学工科农科的,没在工厂田间干过一天技术工作,什么专家都不是,但我是“科普专家”,物理知识过硬,笔头子好,能把各种成果所包含的技术原理写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
    比如“速冻蔬菜”,我去采访时,问我们科委组织这个项目的张工,是什么原理?不料张工一问三不知,虽然大家都是理工科出身,但张工只管组织,也就是立项,争取经费,对原理毫无兴趣。我只好问具体搞技术的工程师,其实极简单,立刻一篇稿子问世。
    又比如新型电视刚一上市,无线电厂的专家写了一篇操作方法,但谁都看不懂,报社主编也看不懂,叫我改一改,我也看不懂。只好去无线电厂问专家,问明白后再写成科普,主编一看就懂了,说“这才是专家嘛!”是的,我就是这么个妙笔生花的专家。
    既然是“专家”,在鉴定时就有投票权,有时专家们对成果争执不下,我发言表一个态,大家说,既然科委是这个意见,那就听科委的吧。无意中我又成了科委代表。
    既然正经算个专家,那鉴定完了之后怎么办?那时专家没报酬,连车马费也没有,总得吃顿“便饭”吧,我也就得以混迹其中,说得难听点就叫“混口饭吃”。
    说是便饭,实际上并非一顿拉条子拌面,或烤包子抓饭能打发的。起码也得是一两桌席,最少也得十个碟子八个碗,以表示“尊重知识”。

吃席的日子

    倒不是说以前从没吃过席,我帮亲戚办婚礼,自己也照菜谱炒过二十多个菜的席,只是下饭馆吃席太少。既然冒充专家,总得装模作样,人五人六,好像见过大世面的样子,好像吃不吃无所谓似的。大家都开始动筷子我再动,大家一停,我也停下来。其实大家都在装逼,只要一开吃就直吃到盘光碟净。那时候没人提倡光盘行动,用不着。
    那时候刚刚恢复餐饮业,都是真材实料,传统技艺,都是老师傅,真正按老菜谱来的,我是烹调爱好者,家里菜谱书一大堆,一看就知道,真过油,真浇汁,味道美极了。而且价格也只六七十块钱一桌,那时候钱真顶钱。
    那时虽不能说每周,但每月吃席是必须的。吃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物资越来越丰富,有人又不满足了。几十块钱档次嫌低,开始上百了,上二百了。材料从陆生动物向水生进发。要吃海鲜、河鲜,开始只吃吃鱼,接着虾兵蟹将就来了。
    可惜我这人穷命,对海鲜不大会欣赏,没觉得更好吃,只觉得更麻烦。要剥皮,要剔须,要掏膛,整一堆壳,却没吃进多少实在的肉。两个小时吃下来,肚肠仍没装满。我还是怀念那七十块钱的席,当然不好意思说出来。
    再往后,人们的胃口不再像以往那么饕餮了,一桌席总得剩下点什么,表示我们都是绅士。
    此时渐渐发现自己的腰围和体重开始不对头,原先一根根的肋骨看不到了,年轻时代武术锻炼的坚实肌肉被松软的脂肪所代替,短短几年间,体重竟增加了十几公斤,真正成了胖子。
    又过几年,我的工作转向专职开发电脑软件,不再以写作吃席为主业。告别了餐桌,坐到电脑桌前。而此时的席面仍继续高攀,海鲜已不算什么,非吃王八,喝鳖汤不算吃席,价格也许飙升到五百?一千?对这些进步我已只能听说,无法亲睹了,至今不知鳖汤什么味儿。
    最终,我不幸地沦落为一名糖尿病人,都是吃出来的。听说我国这几十年来忽然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这真是好日子来得太快,令大家粹不及防。

吃席的日子

                        2022年6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