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理解的画家稀特乐
当知道稀特乐曾经是画家时,吃惊不小。因为自己也算在册的画家,自然以为凡画家全是好人,现在混进个杀人魔王,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
后来又知道,稀特乐当年不过是个三流蹩脚画家,习作不及格,艺术学院拒绝录取,画卖不出去,混不了饭,逼得没办法才不得不干政治,心理才稍微平衡。
其实他的死对头丘吉尔也是画家,大家自然要问:他俩谁画得更好?
最近我才在网上查得稀特乐的原作,多为街头建筑小景。平心而论,画得正经不错,结构严谨,透视准确,基本功扎实。远比我去年在欧洲街头看到的卖画者要好得多。
丘吉尔的画我也找到了,其实不见得比稀特乐好。
最后这一张是邱吉尔的画,也很一般
既然稀特乐画得还不赖,那为什么当年习作不及格,考不上学,卖不出画呢?
稀特乐的艺术风格属于古典派,而当时抽象派艺术已经风靡欧洲,尤其毕加索他最看不上(我与恶魔所见略同,也看不惯毕老),严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他称之为“黑鬼化”艺术,呼吁艺术界应该进行第二次古典文艺复兴。
很明显,稀特乐的艺术不时髦,不合潮流,所以卖不出去,并非因为画技差。
其次,稀特乐只擅长建筑画,我在网上看了,他的人物,风景明显比建筑差些,恰好考美院只考人物画,这下稀特乐抓瞎了,他画的人物既不符合解剖学也没有生气,结果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名落孙山。
凡美院招生都这毛病,不管你爱好什么,擅长什么,全是素描、色彩、人物这一套。即使中国那些学国画的学生,也得考西洋画,擅长山水花鸟的也得比赛画人,这就把人才给埋没了。齐白石当年如果考美院,门儿都没有。
我要是稀特乐他爹,肯定得劝他,别考什么美院,直接考建筑学院得了。要说稀特乐还真是个建筑天才,他当权后设计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称之为“日尔曼世界之都”,也叫“日耳曼尼亚”,只是因为战败而流产,至今柏林还有当年的建筑遗迹。
这不由得让人遐思,如果稀特乐考美院,或考建筑的抱负得到施展,世界大战是否就不会发生……
还有一点也令人不解,稀特乐基本是个疯子,歇斯底里,胆大妄为,吓倒了各大强国的首脑。奇怪的是,从他那严谨得近乎刻板的建筑画中,丝毫看不出来一点儿疯狂的影子。他考不上美院也在情理之中,的确缺乏艺术家应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看看中国历史帝王中的艺术家文学家,多是艺如其人。
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名曲“玉树后庭花”,缠绵婉约,典型的萎靡之音。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清新流丽,婉曲深致,决非杀伐决断之君。
曹操的诗作则气韵沉雄,慷慨悲凉,不愧一代雄主。
宋徽宗画风柔媚,书法号称“瘦金体”,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像这样不理国事的皇帝能不亡国么?
唯独稀特乐的画风与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极不相称,怪得邪乎,我到现在也没想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