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与往日一样,上班途中在天鹅湖边走走,虽然早晨的太阳已经有些灼人,但天鹅湖边的微风拂过水面、掠过柳梢,还是带有丝丝凉意的。走在绿草如茵、湖水微澜、丝绦如织的环境里,整洁的小路,起伏的吊桥,飞翔的帆亭,嵯峨的石崖,溅玉的瀑布,一切都那么怡人心境,总是令人留连忘返。
渐渐地,仿佛似有似无地,有笛声远远地传来,寻声而去,笛声开始清晰起来,这是一曲《百鸟朝凤》,因为比较熟悉,所以听起来也津津有味,随着笛声的悠扬缓骤,我缓步而行。在这清脆激扬的笛声里,湖边的小路也显得流畅起来。这如画的风景里,有笛声相伴,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如饮甘泉,如沐清风。随着百鸟的和鸣,笛声激越,然后嘎然而止,但我依然沉浸在这悠扬的笛声里。随着几个音节的渐强重复,又一首笛子曲响起来,接着进入节奏舒缓的、声音明晰的仿佛是叙述一般的一段笛声,随后节奏稍快,尤如百蝶戏花,然后又回归前段舒缓的主弦律中,张弛有度,悠然自得,给人的感觉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情绪愉悦,与天鹅湖周围的景色可以融为一体了。听上去,这笛声比较熟悉,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曲子。而吹笛者的气息绵长,使得笛声连绵不绝、一气呵成。从中也可以听出,吹笛者对这曲子不仅非常熟悉,而且理解得也比较通透。
因乐而思人,很想见见这位吹笛者。能在天鹅湖畔,面对着粼粼波光、悠悠清风、依依杨柳,聚气吹笛,一定是一位高雅之士吧。带着这份怀想,沿着笛声向前走去,远远看到一座桥架在天鹅湖的上游,笛声来自那个方向。我继续前行,前面的小路是沿着湖边从桥下穿过的,这是一条架在湖边水上的木板路,当我转过弯来,走入了桥下,看到一位赤着上身、穿着大裤衩的四十多岁的男子站在对岸的桥下正忘情地吹着笛子。这与我想象中的景象相差太远,然而他那专注的神情、陶醉的模样,随着节奏摆动的躯干与摇动的脑袋,是那么的协调和谐。我停下脚步,站在他的对岸的桥下,静静地听着他的笛声。桥下的清风吹来,如笛音一样沁人心脾。随着笛声的渐慢渐弱,他抬眼看到了我,好像不好意思似的,把笛子擦了擦,装进一个袋子中,走向一辆自行车,把袋子挂在车把上。然后,从地上拿起来了一把扫帚,开始打扫湖边的小路……
出乎我的意料,原来他是一位环卫工作者,我大为感慨:人的生活状态不一定完全是由钱的多寡、物质生活的满足、生活条件的优劣所决定的,而是由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这位环卫工作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气息不可能如此淡定而绵长,也不可能吹出如此清脆、悠扬的笛声,也不可能把天鹅湖周围的最美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每天走在这美丽的风景里,很多时候依然常常感觉不足,比起他,真是惭愧得紧。在此刻我的眼中,他那赤裸着上身的身影是那么美,尤其是在这绿草、绿水、绿树中间,更是美得无法言表。
一天来,那清脆的笛身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那桥下的情景让我开始憧憬。我找遍网站,凭着自己的记忆,找到那首曲子,名字我是没有听说过的,叫《春郊吟野》,之所以感觉比较熟悉,应该是我的邻居可能经常吹这支曲子,想想有这样的邻居,不也是一种幸福吗?而这位环卫工作者在这天鹅湖边吹上一曲《春郊吟野》,面对此情、此景,应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从这一点上来讲,我羡慕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