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片监拍须知(BBDO的ECD写的&

(2005-11-24 10:37:09)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先作声明,我认为身为创意,广告片的父母,必须到现场跟拍广告。我认识的部分创意人,把这部分工作交给了导演或制片,自己就留在公司作别的事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挺不负责任的行为。客户把工作交给我们,行政创意总监信任我们,我们就得尽能力保证作品的制作水平。所以,我同样反对那些人到心不到的创意人,我自己也曾试过因为忙着别的事情,跟拍的时候整天在打电话,结果真的出子问题。我也不满那些在拍摄现场睡觉的创意人,即使是通宵拍摄,我们也得提高警觉,因为大家都累,出错的机会更高。我认为很多创意人不愿意跟拍广告,或者无法投入拍摄之中,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跟拍到底要作甚么,更遑论有甚么重要性了。所以,一切变得无关重要,在不在场也不打紧,留不留心也并不重要。那么,我们先看看跟拍广告片到底应该作些甚么!
 

首先,我们必须要准时,这对外景拍摄尤其重要。制作公司会在拍摄前一天发出拍摄通告,上面书明集合时间、拍摄场地、有关人员的联络电话等等。遇上外景拍摄,要到深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制作公司必定会安排车辆接送。若果错过了时间,就很难到场了。要其它人等候你,便会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也阻碍了拍摄的进度。曾经有次拍摄外景,连续四天很早出发,竟有同一位同事天天迟到,累大家苦等,后来我索性叫对方不同到场了。为甚么必须准时到场呢?因为,拍摄的角度、布景的摆设、道具的陈放、演员的服装等等,都必须先定好才能拍摄,若拍摄了一段时间,广告公司的代表才到场,要改变的话,之前的镜头就可能要重拍了,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胶卷!拍摄通告上,都会分别列明制作人员、广告公司及客户的到场时间,若客户不到场,广告公司就要代表客户了,那责任就更重大,不可轻率了事!

 

广告公司到场跟拍广告,就要保证拍摄出来的广告与制作会议上议决的相同。例如所用的演员是否就是之前选定的呢?服装与会议上看到的是否相同?布景及道具达到要求吗?每样细节都要留意,不然客户若不在场,事后看到货不对板问题就大了。当然,在制作会议上所看到的很多时候都只是照片,一切要到了现场看到实物才可作准,因此,在制作会议上就更要与客户说清楚有多少空间可以让大家临场发挥,尺度定好了,拍摄的时候就容易掌握得多了。我习惯去跟拍的时候会带备制作会议的会议纪录,遇有问题就可以拿出来查证一下。当然,一般在拍摄现场都有比你着紧千倍的客户部人员在场,他们必定会根据会议纪录逐一检证。而你的责任就变作避免客户部同事断章取义或矫枉过正,让导演在拍摄上还可以有些空间,不然就会让拍摄变成执行,趣味大减了。不过,有点值得一提,某些客户真的要求拍摄的与制作会议定明的一模一样,不存在任何空间的,遇上这些客户就作别论了!

 

到达拍摄现场先要找制片拿一份拍摄流程(Shooting Rundown),上边会列明拍摄板上每个镜头的拍摄次序。作为创意人,有一点不可不知,就是拍摄广告与拍摄电影无异,都不会按故事板的每个镜头逐一拍摄,而是会因应需要采取跳拍。即是同样镜位的镜头会一起拍,类似镜位的镜头也会先拍。例如拍摄两个人的对话,原先剧本是两人的平衡剪接,导演就会先拍其中一方的所有镜头,再拍对方的所有镜头,这样就省时很多了!因为,导演每拍摄一个镜头,就要搬机器、改灯光,须要花掉不少时间,能够好好编排拍摄流程,就会令拍摄效率大大提高。下次到现场跟拍广告片,就千万不要闹出为甚么镜头不衔接哦?的笑话了。由于广告采用跳拍的形式进行,所以跟拍时更要小心留意剧本里的每个镜头有没有被遗漏。因为,不是每个导演也会严格跟从拍摄流程来拍摄,拍摄的现场也存在很多变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每拍毕一个镜头就画个记号,以免忘中有错。

 

我们也有责任去留意剧本里的对白有没有遗漏或被弄错。同一句说话,换上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会截然不同,所以作为创意人,特别是文案,就要小心留意演员的发音是否正确,语气是否适合,对白有没有谂错等等。特别是产品名称的部分,客户都十分在意,你更加不可掉以轻心。有时对白读对了也不一定行的。何解?因为广告是有时间限制的,感情虽好,但秒数过长也是用不上的。所以,遇上需要很多对白的广告,我还会自备秒表去跟拍,计算清楚演员谂对白的时间,以保不失。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写剧本是已经好好控制字数,以每秒四字计算,中间还要预留时间作表情反应,到了现场拍摄就会简单得多了。

 

拍摄也有现场收音与及后期配音之分。是现场收音当然要留意演员所谂的对白,后期配音的,也要留意演员的口形。我们看广告常会看到对白与演员说话的口形不对,很明显就是拍摄时没有好好留意,或是事后更改了对白。对白与口形不协调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自然,严重的把故事的感情也会拖垮。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现场收音,一切会来得更真实、更有感情。不过现场收音就会被环境所影响,必须选择较为安静的地方才可拍摄。拍摄之时更紧记关掉手机的声音,试想拍摄当中忽然有手机声响,不单浪费胶卷,更影响导演及演员的情绪。

 

近年,拍摄大中华版本广告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即是同一支广告有多个不同的方言版本。最常见是普通话与广东话版本,更甚者会分别有普通话大陆与台湾版本,广东话广州与香港版本。主要是因为两岸三地的用词及语调都不太相同,同一句说话用上台湾腔,感觉就有点怪异;换上一个广州用词,香港人又会听不懂。所以,干脆就来几个不同的版本。一般的做法就是现场拍摄先拍其中一个版本,其余的就在后期配音。碰到类似的情况,就要小心,在写剧本时先要查清楚有没有写错,以我为例,我会把剧本先给公司内的本地文案看看普通话版本,再找台湾同事看看台湾版本,然后找广州同事看看广州的广东话版本,我自己就负责香港的广东话版本。写剧本时还要注意字数及口形,尽量把配音做得自然一点。须知普通话与广东话的语句及用词都不太一样,广东话要在每句结尾加些语气词才会比较自然。所以,遇上这些情况就要事先协调,尽量把字数统一,再找有关人士读一下对白,看看口形是否自然,到了后期配音时就会轻松得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