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轻声字在诗词中的平仄
(2013-12-03 01:47:27)
标签:
诗词诗歌轻声字平仄普通话 |
分类: 砸七杂八 |
少年遊
琵琶接甚,芭蕉接甚,猜吧小春娥。琵琶老鼠,芭蕉米果,玩我你行麼?
琵琶老鼠:贛南方言,即蝙蝠。芭蕉米果:贛南一種特色食品。
敲竹鬼:贛南孩子中流傳的喜歡惡作劇的小鬼,實則或是某種啄木鳥。
打鼓(音):贛南方言,即猜謎,有音無字,依意或為打估、打古,小春娥誤為“打鼓”,恰與“敲竹”成趣對。
现代人写诗词,有时会遇到普通话轻声字,我上面这首词,就有两个轻声字:吧和么。对于普通话轻声字在诗词中的平仄,值得探讨一下。
一种情况是,古人有先例的。这种好办,从古人先例即可。比如了字:
小乔初嫁了。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古人作仄,因此现代轻声也一律作仄便OK了。
再比如么字:
旧物将见远,前甑元不堕。余笑与客言,的有此说么。
结友岂无今管鲍,论诗奚必古阴何。梅霖骤涨江天阔,还有长午可钓么。
古人可平可仄,现代轻声也可平可仄。
另一种情况是后起字,古人没有先例。这种字写入诗词,到底用作平还是仄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似也没有成熟的理论。拿吧字来说,我觉得应为仄。一,吧与把同音。二,作为语气词,吧通罢,而罢字原音只有仄声一读。
三,轻声为短促音,这点与入声相似,而与悠长的平声相悖,故把后起的轻音字归入仄声似更合理。古人用过而现为轻声的字,因为是历史形成的,可以保持原来的平仄。前一篇:三手词的最后定稿
后一篇:对《网络诗词三十家》初稿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