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诗词好坏测验方法的说明

(2012-08-01 09:57:15)
标签:

诗词

网络诗词

老干体

杂谈

分类: 砸七杂八

昨天发了那个《测验某人诗词好坏的一个方法》后,一些人提出质疑,认为饭馊了吃一口就知道,有必要全部吃完才判断吗。意思是,判断一个人诗词的好坏,看一两首就知道了,哪有必要全部看完呢。这个说法乍听起来有道理,其实不然。

一个人写诗词的功底,确实看一两首就知道了。但要判断这个人的诗词是不是好诗词,不能专看写诗词的功底。现在的很多诗词,文字功底都不坏,但就是不能看。因为他诗里没有经历,只有思想,只有观念,只有拟造之景。也就是只有“心”,没有“物”。我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坚决反对这样的诗词。晋如有一句名言“诗词是写心灵的。”诗词是写心灵的并没有错。但不应该是一种先验的心灵,而应该是一种“物证”的心灵。就是通过写“物”去抵达心灵,而不是直接去写心。直接去写心,就成了空中楼阁了。不幸的是,现在大多数的诗词,特别是年轻人的诗词,网络上的诗词,多数都是这种空中楼阁,包括一些所谓的“著名诗人”。我强调要看整个集子,是因为一个集子才看得出问题。单看一两首,有随机性。一个人不是说每一首诗都要写物,直抒胸臆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所有的诗都是在“直抒胸臆”,则不可能是好诗人。顺便说下老干体。老干体除了大量歌德颂圣的以外,还是有一些是写自己的。也就是说还是写“物”的。问题在于,以物证心没错,关键是他的“心”本身不够强,“心”本身比较浅薄。从文字到文字,从别人的古人的文字变个花样成为自己的文字,不是很难的事。但把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世界变成符合诗词审美的文字,就比较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