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评李子词二首
(2012-06-18 10:20:54)
标签:
诗词网络诗词传统文化漆园李子词杂谈 |
分类: 七嘴八舌 |
原文链接:http://bbs.zhsc.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1850
作者漆园,网络诗人。
鷓鴣天(选自李子词)
生活原來亦簡單,非關夢遠與燈闌。驅馳地鐵東西線,俯仰薪金上下班。無一病,有三餐,足堪親友報平安。偏生滋味還斟酌,為擇言辭久默然。
评:全词皆围绕首句所展开与收结。把那么简单的生活形像的刻画出来了。第二句承上启下。中间那一段以实事充实了首二句的议论。“足堪親友報平安”。此句在全词起到一个过度的作用,也就是承上启下,很自然,且感慨很深。结二句也是议论,可贵之处在于能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以议论方式刻画出那种时境。这首词几乎都是以议论的手法来写的,能以议论的手法写词写得这么有味,最主要是因为感情很真切,而这种真切的感情来源于议论中的情境很真实,很寻常。在这真实与寻常的情境中除了要捕捉住那么普通而鲜明的角度更重要的是要提练出那种浓厚的生活味。这也是李子词的一个特点,李子词很会营造意境,常常能把感情巧妙的溶合在情境之中,而这首词却将感情溶合于议论中,手法上似有所不同。此词单句读来皆一般般,然两句连读,全词连读,就会感觉到在这么一般般的句子里,总含有那么一种真切的感情。或许这是人之常情被李子刻画出来了,而且刻画得很形像,很真实,很动人。
鹧鸪天 山海关(选自李子词)
坐对燕都扼大荒,长牵烽火到西凉。兵家血雨诗家句,浪子歌风戍子乡。 山莽莽,海汤汤,从来此地管兴亡。龙头王气空千劫,犹向斜阳阵阵苍。
注:山海关长城入海口名“老龙头”。
漆园氏评:“坐对燕都扼大荒,长牵烽火到西凉。”此二句写出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与特点,言语简洁,手法老道。
“兵家血雨诗家句,浪子歌风戍子乡。” 此二句写从正侧两面描写了山海关的历史与特点。“戍子” 古代守边军士的通称。此对用的手法是名词对,一种特殊的对仗,就是全部用名词粘在一起,中间不着一虚词来连接,而他们之间的关系自明了。如黄山谷诗句:“春风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山莽莽,海汤汤,从来此地管兴亡。”“山莽莽,海汤汤”这也是名词对,“山”“海”是其境,“莽莽”与“汤汤”写出了山海关的气魄。山海关的地理位置有一名联写得非常好,“两京锁鈅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因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素称:“山海关关山海”。所以山海关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词人有感而发出生“从来此地管兴亡。”的感叹。
“龙头王气空千劫”,“王气”二字道出了此关的气魄。此皆写实。山海关历经六百多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小战争,此词以“千劫”道出了此意,而着一“空”字,可谓点睛之笔,将此“千劫”说成是空的,“千劫”为何会“空”,仁者见仁矣。以愚意度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眼前所见唯此关,心中所想乃此关之旧事,所见之为色,所想者为空,空源于色,见色而思空。此关千劫俱往矣,而今面对此关,想起曾经发生的事,感慨万千。所思所感慨者虽空岂空乎?或云:与其用万千‘色彩’来描绘此关,终不是一‘空’字乎。故余以为此‘空’字乃全词之点睛妙笔也。”
“犹向斜阳阵阵苍。”“犹向”二字于此起到了转折的作用,承上句之意转向下面的“斜阳阵阵苍”。“斜阳”一般会让人感到日暮年老,如义山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山海关历经数百年了,在现在看来是老了。而斜阳照在山海关上,更显得其苍茫,沧桑。此虽写境,实也道出了词人此时此境之心情也。即所谓的实境道出真情矣,读来甚有余味。
细读此词从手法上,思想上看都是比较传统的写法,这与李子通常的风格也不一样,亦可贵之处。此词若不加词牌,亦可当成古风来读,抑扬顿挫间颇有气魄与骨力。李子词的意境与思想感情总是能完美的结合一起,且溶合得无痕无迹。这除了词人善于捕捉情境,善于利用手法外,更可贵的是词人有那样的心,那样的境界,故有如此手笔,余望尘莫及,徒此强说愁耳。所评或浅,未能达李子词境之妙处,还望李子兄长看到后谅在漆园学浅不加责怪,亦有请诸君子多多教正。漆园顿首再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