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聚会流水帐/木木
标签:
诗诗词诗词峰会杂谈 |
分类: 诗词峰会文章转载 |
昨天端午节,我没有赖在家里,而是去参加了一个诗词的聚会――2008中华诗词(青年)峰会。
这个会来了很多诗词界的人,除了平时如雷贯耳的网络诗词名家,还有包括台湾、香港、大陆等多个名校的教授。
会议主持殊同,感觉比较从容、娴熟,除了在请嘉宾下台时每每显得比较尴尬、无措之外。
苏无名与期望的落差比较大,以前看到过照片,虽不说翩翩美少年,至少倒还算比较清俊。这次现场看到,却是一副十足的小公务员的世俗气,怎么也难以和那个写《网络诗坛点将录》和《苏子聊斋》的作者联系起来。演讲也很平平,内容无出彩之处,演讲的神态、语气、语调都没什么生气。
檀作文讲古体诗词与现代诗的对接,主要讲的是实验诗词。而两大流派中(分别以嘘堂为代表和以LIZI为代表),檀博士主要是在讲LIZI(因嘘堂下午有专题演讲)。从外表看,檀博士温文尔雅,不过昨天火爆得有点失态。下面有人提问,说目前实验派主要集中在两种诗体:古风和小令,古风对格律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而小令格律又相对比较简单,是不是实验派在驾驭复杂格律不能达到炉火纯青所以转向这两种诗体呢?檀博士当场勃然大怒,说“幸亏是我站在这里,要是嘘堂站在这里,他会骂你的。你去看看嘘堂和LIZI那些作品,你就知道他们的功底有多深。”这话是没错的,对于碰壁、嘘堂之流,那些小小的格律简直不值一提,正如嘘堂自己所说,“已经玩透了!”此后又有一些人针对檀博士提问,檀博士都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一抱拳愤然走下讲台。
期间一聩聩然老教授针对演讲中提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缺少“思辩”评论说,中国古诗词其实是有“思辩”的,并举杜甫、宋诗以议论入诗为例,遭到胡马(徐晋如)的举牌提示(“一分钟”提示牌,提示讲话人必须在一分钟内结束讲话)和后来军持、嘘堂、胡马从不同角度的批驳。
军持讲的东西也与其创作不太相称,除了有一页讲到诗人的阶梯(伪诗、似诗、真诗、元诗)之外。
嘘堂的演讲异常火爆,痛诋古往今来的不痛不痒的诗作,印象最深有一句话“那些个二三小友,在一起酌两杯小酒,就回去写一两首小诗,那就大可不必。写也无妨,可千万不要拿出来,自己藏着就可以啦。拿出来给人看实在是丢人啦!”
整个一天,最精彩的当然非胡马莫属。对平庸、对政治化教育、对功利的伐跶,可谓掷地有声。
早就知道胡马的名字来源于京剧《文姬归汉》中的唱词“荒原寒日嘶胡马”,这一次听胡马现场的演说,才真正感觉到这一名字的贴切。对自然贵族精神、士大夫情怀的追求、对时下“有优劣而无善恶,有胜败而无是非”的社会的批判,那种“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精神,在茫茫人海中又有几个同道呢?即便嘘堂,他所嫉恶的、他所扬弃的,更多的是一种平庸的诗才、或者说是技术,他所坚守的,更多的是一种写作的层次,而不是一种精神。
我深深地认同这种思想、这种情怀、这种精神。我也相信,有很多人也与我一样。但真正执着地坚持着,为之奔走、为之呐喊、为之“嘶鸣”的肯怕只有胡马!
碰壁斋主仍然是一如既往的不修边幅:长长的乱哄哄的头发、两撮下垂的胡子像寿星公的眉毛(不过不是白的)、一身皱皱巴巴的短袖衫… …
看到了人淡如菊,很文静的样子,不过没有我想象中的漂亮。西丝(添雪斋)倒比想象中的样子似乎要更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