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趣记/陈子

(2008-07-05 08:28:11)
标签:

诗词

诗词峰会

杂谈

分类: 诗词峰会文章转载
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趣记/陈子
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趣记 (2008-06-09 07:00:06)

sina文化频道上有峰会专题,正式的东西我就不记什么了。有兴趣的进这个网址看吧:http://book.sina.com.cn/z/2008shici.shtml

我听讲座的一贯风格,就是只记自己的联想,至于这本事是不是要点,那是不在乎的。钱钟书大大有所谓写在人生边上的说法,甚是喜欢。昨日也是如此:

  1. 苏无名登台,先暴出一句惊世之言:今天获奖了的人,基本也就该告别这个网络诗坛了。
    很好很强大。只不知是功成身退呢?or死在沙滩上的无奈?
  2. 苏无名讲演《网络诗词的七年》毕,无一听众提问。主持人遂匆匆宣告结束。
    其实我正打算站起来问一个问题:在网络诗坛与现实结合以后(这是苏自己的说法,并举例甘棠、留社为例),他是否有关注过网络诗人的地域性问题。
  3. 嘉宾点评说:诗词已经被边缘化了,而诗人的边缘化更可怕,更让人担心。
    我想,诗词的边缘化不要紧,还有农村包围城市的那天;然而如今谁敢、谁愿意称自己是诗人?诗人是透明化了,被华丽丽滴无视掉了,连边缘都没有……
    附注两个回应:上午休会前,军持高呼:我不是诗人;下午复会后,嘘堂则高呼:诗词必须站在边缘,一主流就媚俗了。
  4. 檀作文上台,主持人说:看来檀博士对这次讲演十分重视,居然没有穿那件长衫。
    我想,恰恰相反吧?
  5. 檀作文讲演时口气极度谦虚。我曾认识个mm是他的学生,告诉我说檀没师德,极bs他。一时很困惑!
    然而在嘉宾一致反对他“古诗词少思辨”的观点后,终于怒气爆发了——
    台下一人提问:您说的文体优胜性问题。实验体诗人都用古风和小令创作。而大家都知道古风和小令的格律是不严格的。这说明什么?难道是实验体诗人对格律的驾驭能力不够?
    檀微笑着说了第一句:“如果站在这的是嘘堂兄,必然要骂你!”然后口气突变,高喝道,“你压根就没看过诗。你去看看嘘堂、李子、天台的诗,什么叫做格律?…(略)…”
  6. 嘉宾说:中国古建筑,因为不用钉子,可以很容易拆迁复建。诗词也是这样。并举例汶川地震诗词“待从头、收拾翠山河,从头越”。
    这位嘉宾曾提起自己写了《中国人民大学赋》,那么应该是詹杭伦教授了。然而真不知这种十个字里就重复了两个“从头”的句子有什么好;而且地震面前,翠字也不如旧字。这复建美一说,实在是为剽窃(而不是模仿)张目。
  7. 还是詹杭伦谈汶川地震诗词。讲自己满腔情感填入词中却不敢拿给人看。
    上世纪的老词学家们,就已经研究讲解过的“强烈之情感如何深入浅出”的问题,詹教授至今没有搞明白,可惜、可叹!
  8. 又,他提起人大国学班,说他们的要求是一个学期,能写出一首律诗、一首符合格律的词令;并希望个别有天才的,能写出一篇赋来。
    不知是教授们太BS我们80后的智力,还是人大的学生们真的如此不堪……
  9. 嘉宾谈“无一字无来历”,引“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一句点评。源头在哪里不用管,古人书也好,民间术也好,是活水而不是死水就行。
  10. 嘉宾谈“诗思辨”,说“无议论,也可以有思想”。
    我只觉得诗词应该篇篇有思想,但最好的是偏偏无议论。
  11. 气氛缓和下来,檀作文上台对自己前头没控制好情绪说下歉意,满脸笑呵呵的,抱了个拳,却最后蹦了句“恕不奉陪”!
    笑煞我也~~
  12. 上午即将休会,与我同桌的一个中年人站起来要求发言,随后长篇阔论震惊全场:为什么要在网络上写诗?…以后毁灭人类的,未必就不会是互联网!…
    徐晋如乃高举写有“一分钟”的纸牌,一路高举走到他眼前一米处。全场爆笑。
  13. 中年人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作结,军持开玩笑说:我不是诗人,可不想千古。于是贵宾席有人说明:北川诗社成员全体遇难,千古之意,乃在于此。
    国家不幸诗人幸,诗人若也不幸了,还有谁幸呢?

 


以下是下午部分:

 

  1. 嘘堂讲演《我的文言实验观》,眉眼中似乎有一股郁气,宣泄不得,于是怨天及人犹不可能……
    所谓“伪诗、似诗、真诗、元诗”的分法,太过可怕。嘘堂号称能到似诗的,就能进文学史。那我们要诗何用?
  2. 嘉宾有问:你认为自己是现代人,与古人有别,于是七年来在实验。那么五四之后(之前还有关于现代、文言、实验的数问,这个时间段就是针对嘘堂的回答),你之前的其他人呢?比如台下的刘梦芙先生,他这几十年写的诗,是你说的“现代文言诗词”么?现在除了你和你的实验体以外,别的人呢?
    就我看网络诗坛,高举大旗者也不止实验体,或许霸王书生在上海也搞个什么峰会,与会的就都是“新国风”体的人了吧?
  3. 同桌一老人(下午我换了一桌,因为上午那桌上赫然摆了一个“VIP留位”标志,虽然整个下午也没有人过去)对自己同伴感慨说:这就是自我标榜而已了。
    此言深得我心。
  4. 气氛极度尴尬,之后几位嘉宾,十句中但有半句不是吹捧的,而这半句也必然是说嘘堂的讲演中挂的名义太高了。
  5. 徐晋如讲演《我的诗教观》,也没有穿长衫。嘉宾是清华和中山的老师。
    徐晋如一贯表示,自己虽然是北大的学生,但从来以清华人自居。
    同桌老人哂:刚才和教授对骂,现在换成授业老师,可算不敢骂了。嘿嘿~
    不料嘉宾点评时,清华的教授要对徐的回答进行反驳时,徐直接示意话筒传给别人就是,毫无尊师之意。
  6. 徐说:我想当鲁迅一样的启蒙者,却绝望了;于是决定当一个教化者。
    顿时我明白了,徐的种种,不过是对自己濒临崩溃的自我救赎,与他人全无干系……

 


补记:

 

  1. 嘉宾引李汝伦《乐山大佛》一句“群小头飞文革日”,指出“群小”的意思经过千年积淀,已经成为奸贼的代名词,这样生硬的要用作“一群很小的”的简称,实在贻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